摘要:中美双方眼看就要在西班牙“握手言和”了,结果特朗普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就翻脸了。9月12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把23家中国科技企业塞进了“实体清单”,涵盖半导体、生物医药、航天几个关键领域。
中美双方眼看就要在西班牙“握手言和”了,结果特朗普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就翻脸了。9月12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把23家中国科技企业塞进了“实体清单”,涵盖半导体、生物医药、航天几个关键领域。
美方这波制裁来得突然,而且明显是掐着点在双方即将举行高层会谈前施压,这种老套路我们见多了。
凤凰卫视报道截图
为了对等反击美国,中方不再只是“强烈抗议”。9月13日晚上,商务部甩出了一份重量级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别看名字拗口,其实就是几类关键的接口芯片和驱动芯片,包括CAN总线、RS-485、I²C接口芯片,还有数字隔离器、栅极驱动器等。这些玩意儿平时不怎么上热搜,但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电力设备里几乎是“血管”级别的存在。过去这类芯片大多被德州仪器、ADI等美企牢牢把控,进口价格还一路压低。
根据立案公告,初步证据显示,2022至2024年间,这些美国芯片进口量增长了37%,但价格却暴跌52%。这明显不符合市场正常规律,极可能涉及低价倾销,其用意再明显不过:美方想通过非公平竞争手段挤压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生存空间。
所以,中方的这次立案完全合乎《反倾销条例》的程序,师出有名!
这意味着什么?
江苏是什么地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之一,长三角芯片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地方行业组织主动站出来申请国家级反制,说明国内产业界已经忍无可忍,而且有足够底气说“不”。
那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敢“揭竿而起”的底气是什么?
来分析一下就知道了——这次调查的并不是最尖端的3纳米逻辑芯片,而是模拟芯片。模拟芯片说难也难,说简单也没那么玄乎。士兰微、华润微、韦尔股份等国内厂商这几年都在快速追赶,尤其在车规级和电源管理方向,国产芯片的份额年年都在提高。另外,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也破天荒地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在 40nm 及以上成熟制程的产能已经相当可观,2025 年一季度中芯国际 8 英寸产能利用率达到 89.6%。圣邦股份、思瑞浦等企业的车规级芯片也通过了认证,开始进入比亚迪等主流供应链。
更重要的是,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不依赖最先进的 EUV 光刻机,正好发挥我国成熟制程产能优势。
所以美国人大概也没想到,他们拼命封锁高端技术,反倒倒逼我们在中端市场练出了真功夫。
美国这次制裁的 23 家中国实体中,不少企业和所谓 "国家安全" 八竿子打不着。比如复旦微电主要做安全芯片,却被硬生生扣上 "违背美国国家安全利益" 的帽子。这种滥竽充数、老生常谈又无理取闹的制裁,只会让越来越多国家看清美国搞技术霸权的真面目。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芯片产业的追赶不可能一蹴而就。模拟芯片设计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TI、ADI 的产品型号超过 8 万种,而国内头部企业仅覆盖数千种。国产替代不是朝夕之功,需要耐心和定力。
一方面要给国内企业腾出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告诉美国,中国不是任人宰割的韭菜。
以前大家常说“核心技术买不来”,现在干脆直接把“便宜倾销”这一招掐断。至于会不会全面自给?短期还不太行,但方向是明确的,有这么多有志之士在共同奋斗,相信这个时间也不会太远了。
---
来源:青青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