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日记 | 萨米人的家园 -21- 亲王登上北极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4 05:00 2

摘要:老妇安娜3点半,返回木屋旅馆的途中,在Avzi村的山坡上,见到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妇人,她正在遛狗。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凯于图凯努

卡拉绍克

-6° | -2° 多云转雪

老妇安娜3点半,返回木屋旅馆的途中,在Avzi村的山坡上,见到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妇人,她正在遛狗。走过去,提出为她拍张照片。老妇人欣然同意,并主动选择站在自家木屋门口,伏在铁栏上,笑眯眯地为我摆了Pose。

正在拍照,老妇人的侄女驾车来了。打过招呼,她便急匆匆地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老妇人的名字:卡伦·安娜(Karen Anna Eira)。

侄女要拉卡伦·安娜去彤旅馆(Thon Hotel)。她说,在那里能看到驯鹿,大约有十几头。问我们去不去?

当然要去。于是,钻进她的汽车,两分钟就到了那个旅馆。

8
“名模”安娜

彤旅馆是北极圈里不多的四星级酒店。格调简约淡雅的餐厅墙上挂着反映萨米风情的画作和照片。卡伦·安娜径直带我们来到一幅照片跟前。

照片记录的是冬季鹿场的景象。晨曦中,服装臃肿的牧鹿人在各自忙碌,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一位老妇人迎着一缕朝阳,稳如泰山。

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中,整个作品犹如一幅列宾的油画,凝重而震撼。

卡伦指了指照片,然后自己站在照片的下方。

原来,卡伦·安娜就是照片中的主人公——哈哈,我们巧遇了萨米的“名模”!

9
盛装盛会

不知道今天这里搞什么活动,酒店的门厅和门外陆陆续续聚集了二三十个盛装的萨米人,孩子的数量比成年人多。

其中,这位手抱两只鼓的小伙子,名叫Gard Emil,中午刚刚参加了成人礼。

广场上,名叫萨拉·卡特琳(Sara Katrine)的女孩引人注目。与这两天在教堂附近看到的花枝招展的女孩子不同,萨拉的装束显得有些素气,甚至有些复古——外套和帽子都是驯鹿皮做的,只有披肩是鲜艳的色彩。

萨拉的妈妈告诉我,她们是驯鹿世家。有400多头鹿,目前都在山林的冬季牧场里。

她说,布衣是夏装,皮衣才是冬装。不过,由于做皮衣必须用小鹿的皮,成本太高,因此,在复活节这个“乱穿衣”的季节,人们索性就穿用布料做的夏装了——既漂亮又省钱。

酒店门前的广场上,少男少女,牵着小鹿漫步。

人越聚越多,孩子们还站出了小歌队的队形。另一边,来了两位警察,拉起了隔离带。

这是要干什么呢?

10

摩纳哥亲王伉俪

5:40,一辆奥迪A6缓缓来到酒店门前。萨米孩子们的小歌队唱起了歌曲。

一对身材高挑、风度翩翩的中年夫妇走下汽车。略有秃顶的男子透着贵族风度,而那美丽的女子则颇具明星风采。

他们接过孩子们的献花,并弯下腰谦卑地和孩子们握手。

在和当地的原住民代表合影留念后,这对夫妇走进了酒店。

他们是谁?

经过再三求证,总算在弄清楚,他们是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Prince Albert II)与王妃。

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是参观世界驯鹿牧民协会并访问凯于图凯努。

据说,亲王将在这里会见北极圈内驯鹿养殖的原住民青年,讨论北极地区原住民与气候变化和工业发展的冲突与矛盾。还将在“世界原住民广播电视大会”上做题为“适应气候变化和保护北极“的演讲。

阿尔贝二世亲王是一位和北极有着不解之缘的非北极国家的元首。

2006 年,阿尔贝从北冰洋上的俄罗斯巴尼奥营地出发,乘坐狗拉雪橇,行驶 100 公里,到达北极点。

此前,他的父亲阿尔贝一世在 20 世纪初在斯匹次卑尔根地区进行了多次探险。

一年前,阿尔贝二世娶了南非游泳运动员、美丽的夏琳·丽奈特·维特施托克为王妃。现在,维特施托克王妃的慈善事业也离不开北极的气候变化和原住民生态。

摩纳哥王室还有一位著名的人物,那就是阿尔贝二世的生母——格蕾丝·凯利,她曾是第27届奥斯卡影后(1955年)。冰电影院

19:40,老板的女儿罕列特早早地把送我们送到长途大巴车站。

出发的车站并不在来时那个超市门前,而是彤旅馆附近的加油站。

距离发车还有一段时间,我们顺便参观了这里著名的打卡地——冰电影院。

随后,又坐在长条的冰椅上看了一场反映萨米风情的纪录片。

21:00 大巴准时从凯于图凯诺开出。车票254挪朗/人。

23:00 抵达卡拉绍克(Karasjok,69.47°N 25.51°E)。

黑灯瞎火,在路边走了十多分钟,找到白鹿旅馆(Den Hvite Rein,The White Reindeer)。

居然,无人!!!

幸亏临走前电话买了国际漫游,老板接到电话十分钟就到了。如果没有开漫游,深更半夜,找谁借电话去!!!

这个旅馆是普通的双床房,898挪朗/天(不含早餐)。

匆匆洗洗睡下。

来源:HB镜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