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题可能出在这里:你只说了"是什么",却忘了说"为什么"。 当事人刷到你的视频时,算法同时会推荐几十个同类律师账号。
01
ONE
只顾输出内容,而忽略目的
各位律师朋友,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困境:精心准备的法律干货视频,播放量却始终徘徊在两位数?
问题可能出在这里:你只说了"是什么",却忘了说"为什么"。 当事人刷到你的视频时,算法同时会推荐几十个同类律师账号。
决定他们选择谁的,不是谁的法条更专业,而是谁的故事更打动人心。就像那个帮87位劳动者维权成功的案例,从败诉懊恼到专研劳动法的转变过程,才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记住这三个创作心法:
1.用败诉案例建立共情:那个让你辗转难眠的案子,恰恰是最好的内容素材;
2.数字见证专业:"217起离婚案"比"经验丰富"更有说服力;
3.明确服务画像:是帮创业者避坑,还是为劳动者发声?定位越精准,转化越高!
02
TWO
短视频“内容定位”4步曲
让我用法律行业的视角来解析这个短视频内容创作秘诀:也就是我经常常说的,拍摄每一个视频其实背后都是有目的的。
1. 真实案例的力量
不要说:"今天分享三个劳动仲裁必胜技巧"
而要说:"三年前我代理过一个耳朵失聪的外卖小哥的案子,公司拖欠工资还拒绝赔偿,代理后一波三折的辩护维权,最终我还是败诉了,没有帮其拿到赔偿很是懊恼。
从那时起,我深度专研劳动法,后来陆续帮过87位劳动者成功维权,今天我把这三个技巧分享给大家"
2. 专业背后的故事
不要说:"离婚房产分割要注意这几点"
而要说:"我经手过217起离婚案,最难忘的是那位带着孩子净身出户的母亲的案件。这让我总结出房产分割必须注意的五个关键点"
3. 信任建立的关键
用户不只需要知道你能做什么,更需要知道:
你为何选择专攻某个领域
哪些亲身经历塑造了你的专业视角
你希望通过法律服务改变什么
4. 人设与定位
展示你作为律师的初心故事
明确你的服务对象是谁(比如:创业者?劳动者?女性群体?原配?)
将个人经历与专业领域紧密结合
记住:当事人选择律师时,算法会推送几十个律师账号。最终决定咨询谁的,是那个让他们觉得"这个律师懂我"的信任感。
你的内容不是在和同行比专业深度,而是在比谁能更快给目标当事人建立这种信任。
如果我做刑事目的不是因为刑事律师赚钱,是因为我想让像我爸那样没读过书的人在对犯罪无知的情况下能有个从轻处罚或不罚。
如果我做婚姻律师的,不是为了一定让当事人离婚。是因为我在高三那年,听到我爸因为一个小事要和我妈离婚,让我陷入高考前极度无助。
我做一个劳动法律师,不是因为我想赚点律师费,而是因为我看到了很多打工人的不易。
你得明白人性的需求背后的那个动机,讲个案例给大家,你看我从一开始带入老乡商会《巴蜀青创汇》的年创收不超30万的深圳唐亮律师。
我多次接触提醒他做老乡群体线下+线上结合,就是因为他愿意付出执行+讲好了自己四川南充人在深圳做律师唤起来了在深圳的四川老乡们。
现在年创收超200万,自己带起团队,后面还帮其对接老乡联合创办了律所等,如今他抖音账号30多条视频强老乡人设基本都大爆,引流私域老乡大几千人,很多都是在广东的中小企业老板,后台留言私信线索案源上千条都回复不过来!有兴趣的可以去抖音或视频号搜索看下你就看懂了。
发现了吗?内容好不好,不是内容本身决定的,而是你的人设能不能带给你目标用户共鸣,律师人设定位必须要跟商业定位相结合,如果这一步做对了,你后面的内容都会很吸引人。
现在,试着在下次拍摄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分享这个内容话题?背后有什么触动我的故事?把这个"起因"讲清楚,你的专业内容会获得完全不同的信任传播效果。
你要思考解决的是:如何从你真实的自我身上挖出那些能让用户选择你的好选题,要记住你缺的从来不是爆款内容,你缺的是短视频精准获客的方法论和内容结构思维。
所以建议多看下本文的内容,多去感悟一下。今天这期就先聊到这里,我们下周三再见,还没有关注本账号的记得一定要关注哦~
03
THREE
律营全国律所赋能巡讲
来源:珊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