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香江野生动物园内,一名五六岁的小男孩正拉着母亲的手在餐馆外吃完午饭,吵着要去看老虎。刚走到虎园外,他忽然停下脚步,伸手指向园中,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引言
“妈妈快看!老虎园里怎么有一只猪?”
广州香江野生动物园内,一名五六岁的小男孩正拉着母亲的手在餐馆外吃完午饭,吵着要去看老虎。刚走到虎园外,他忽然停下脚步,伸手指向园中,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他童稚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不少游客,人们纷纷围上前来,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只见在三只成年孟加拉虎中间,居然蜷缩着一头大白猪,正慵懒地躺在树荫下,旁边的老虎却没有丝毫攻击的意思。
“这是……放错笼了吧?”
“不会吧,猪在老虎园里?这也太危险了!”
就在议论声中,一位身穿饲养制服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笑着对大家说:“这头母猪不是被放错了,它是这三只老虎的‘妈妈’。”
听到这句话,人群一时间安静下来,许多游客眼中闪过不可思议的神色:“养母?猪?老虎?这怎么可能?”
饲养员点点头,正准备讲述这段“荒唐却感人的故事”时,场内却突然响起小男孩一声颤抖的惊叫:“不……不好了!老虎要……要吃猪妈妈!”
01
三只孟加拉虎,为什么会有一只猪妈妈?猪妈妈和长大之后的老虎,真的能够和谐生活吗?其实这一切还要从2007年开始说起。
那是2007年的春天,广州的天气总是说变就变。前一天还是阳光明媚,第二天却突然阴云密布,紧接着,瓢泼大雨倾盆而下,仿佛天塌了一角。
今年这雨真猛啊。”动物园老饲养员老刘顶着雨披,站在老虎区外,皱着眉头望向远处的兽舍。他已经在这座动物园干了将近二十年,可这场暴雨之猛烈,也属罕见。
园区的广播不断响起:“各区注意,水位上涨,做好紧急转移准备。”
老虎区的情况尤其特殊。刚刚三天前,那只名叫“娜娜”的孟加拉虎才顺利产下三只幼崽,是园里格外关注的繁育项目。
“娜娜怎么样?”老刘一边向兽舍走去,一边对另一位饲养员小何喊道。
“情况不太好!”小何眉头紧锁,声音有些焦急,“早上换水时,发现她把三只小虎拖到了外面泥地上,那地方都快成水潭了!”
“什么?”老刘脚下一顿,几乎滑了一跤,“你没看住她?”
“我们拦过,可她咆哮得厉害,一靠近就露爪子。”小何满脸愧疚,“我怕她伤到虎崽子,也怕她应激发狂。”
老刘心头一紧,一口气冲进了兽舍旁的观察窗。透过雨帘,他看见让人揪心的一幕:三只湿漉漉的小虎躺在泥地里,身上几乎看不出原本的斑纹,全是泥浆和雨水,而娜娜正倚在兽舍墙角,目光冷漠,没有一丝母性的温柔。
“她这是……”老刘猛地想起了什么,脸色顿变,“她不要它们了。”
这种情况他不是没见过。野生动物中,尤其是老虎、狮子等猛兽,如果在产后受到惊吓或出现严重的气味干扰,很可能会对幼崽产生“排斥反应”。
雨水一冲,幼崽身上的气味就变了。对母虎来说,这不再是她的孩子,而是陌生的“异物”。
“走,先把崽抱回来!”老刘当机立断。三名饲养员裹着雨衣、小心翼翼地进入围栏。在母虎咆哮威胁的逼视下,他们合力将三只虚弱的幼崽抱回加热灯下的育婴房。
“小家伙,撑住啊……”老刘一边用毛巾擦拭它们的身体,一边不断小声安慰,“你们可是这园里头几年的希望啊。”
育婴箱内温度被调到了恒定的38度,灯光温暖柔和。三只小老虎互相依偎着,嘴里发出低弱的呜咽声,却始终不肯进食。
“小李,奶来了没?”老刘焦急的询问,一旁的小李手里紧握着奶瓶上前道:“来了,来了!刚挤的山羊奶。”
你手稳,试试喂它们,看它们喝不喝?”老刘的眼神中带着疲惫与焦急。小李闻言点了点头,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奶嘴凑到幼虎嘴边,“来,乖,吃一点吧……”
小虎闭着眼,头一歪,竟是本能地避开了奶嘴。这让小李有些着急:“它不肯吃。”
“再换个试试。”老刘将第二只幼虎抱过来,这只明显体温偏低,肚皮都瘪下去了。
“把电热毯铺上,再试试用针管灌奶!”
“没用的,它们根本不张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三只小老虎体温持续下降,呼吸变得微弱。
饲养员们轮流喂奶、按摩、取暖,忙得焦头烂额,却收效甚微。到了第三天早晨,老刘看着育婴箱内一动不动的虎崽,眼眶红了。
“它们要不行了。”他低声喃喃,声音像打湿的火柴,快要熄灭。“再不喝奶,撑不过今晚。”
02
“要不……找只狗?”小李试探地问。
“没用的,狗哺乳的位置太高,乳味也不同,不一定认。”老刘摇头,但小李的话却提醒了他,于是他尝试性开口询问道:“还有没有……别的哺乳动物?”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实习生阿华忽然抬起头,小声说:“我家后头的农场……有头白猪,刚下了崽。”
话音一落,众人都怔住了,猪,喂老虎,这事听都没听过,真的能行?
“你说啥?”老刘以为自己听错了。
“真的,猪崽子养得肥肥的。”阿华鼓起勇气,“它不怕人,性子温顺……要不要试试?”
老刘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叹了口气,决定死马当活马医:“叫人去拉回来。”
广州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动物园后勤区的小货车“突突突”地驶入虎区后方。车厢打开时,几位饲养员都围了上来,有人捏着鼻子,有人满脸狐疑。
那头大白猪被运到了动物园,身子圆滚滚的,正躺在笼子里哼哼着。可小李看着笼中的猪,满脸的怀疑:“这能行吗?”
“它能救得了小虎?”另一名饲养员摇摇头,“这要是惊了它们,猪虎乱撞,我们连母猪都保不住。”
老刘没说话。他蹲下来,仔细地观察着猪的眼神。这是一头体格健壮的“本地白”,皮毛干净,气息安稳。更关键的是,它不怕人,也不怕围栏。
运输过程中,一直稳稳当当地趴着,偶尔哼哼几声,像是早已熟悉了人类的味道。
“这猪刚生完三天,崽全被抱走了。”阿华走上来,补充了一句,“所以它有哺育本能。”
老刘站起身,望了眼育婴房角落里缩成一团的三只小虎,声音沙哑:“这要是没奶喝,再拖一天也救不活了。”
听到这句话,没人再反对,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了这只母猪的身上。而那天上午,园区临时关闭了虎舍外围通道,所有安保到位。围栏旁布置了加固板、止血药剂和麻醉针,全员待命。
“把猪抬进去。”老刘一声令下,两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母猪转运到育婴笼中。
原本安静的三只幼虎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动了动脑袋,鼻尖抽动着,像是闻到了从未有过的“乳香”。
母猪落地的瞬间,全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她先是环顾四周,哼哼两声,没有慌乱,也没有抗拒。
然后,她做了一件令人惊愕的事。只见她缓缓地卧倒在垫有干稻草的角落,露出了白色肚皮,宛若一位沉默的母亲。
三只幼虎果然被吸引,摇摇晃晃地从加热灯下爬出来,嗅着、蹭着,这一幕落在老刘的眼中,让他的眼角泛起了泪光,“老天……它们真的吃了。”
小虎一只接一只,依次找到位置,脸颊涨红,尾巴微微摇晃,像极了一只只小“猪崽”。
而母猪安静地躺着,身体微微起伏,时不时用鼻子轻轻拱一拱小虎,发出细微的哼声。那不是警告,而是某种本能的回应。
就这样,世界仿佛静止了。所有饲养员都站在笼外,不再说话,他们目睹了一个种属跨越的奇迹。从那天起,这头白猪便有了新名字——园内所有人都亲切地叫她“猪妈妈”。
每隔两小时,猪妈妈就会被带入育婴房,让小虎们进食。她从不抗拒,从不发脾气。有时候即使小虎不小心咬疼了,她也只是哼上一声,然后换个姿势,继续躺好。
三只小虎在猪妈妈的哺育下,也一天比一天强壮。起初,它们只能爬动,睁不开眼。到了第十天,最小的那只先睁开了眼睛,那对水灵灵的眼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正好对上了猪妈妈低头看它的目光。
它没有躲,也没有惊叫,而是伸出粉红色的舌头,舔了一下猪妈妈的下巴。猪妈妈则继续躺着,表情温柔而安然。
03
从此之后,动物园后场的饲养观察记录中,有这样一组特别的数据:“三虎一猪,同圈共居,持续时长:1483天。”
整整四年时间,这是所有猛兽养育记录中前所未有的存在。
其实一开始没人以为这份关系会延续太久,大家都认为等老虎断奶,进入啃咬期,就会自然分离。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三只小老虎断奶后,依旧围着猪妈妈不肯离开。
每天清晨,它们先后醒来,围着猪妈妈蹭头;黄昏时分,则会趴在她身边睡觉,尾巴一律搭在她的后背上。即便已经可以撕裂牛骨,它们在猪妈妈面前,依旧温顺得像只被惯坏的家猫。
“它们不会真把她当妈了吧?”有饲养员半开玩笑,可园方不敢大意。毕竟,动物的“性格”,随着发育、荷尔蒙变化,会逐渐趋向本性。
三只老虎,一公两母,逐步进入亚成年期,肌肉迅速增长,爪齿锋利如刀,咆哮震得人心发颤,不再是当年奶声奶气的小崽子了。因此园方高层紧张地召开内部会议,三次提出将猪妈妈单独转移。
“这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副院长语气严肃,“猪终究是食物链底端,一旦其中一只发情,或因为竞争情绪爆发攻击欲望,那就是事故。”
第一次分离实验安排在夜里进行。工作人员趁三只老虎熟睡之时,悄悄将猪妈妈从休息区拖离出来,送往隔壁的临时圈舍。
可没过半小时,虎舍里炸开了锅。三只老虎几乎在同时苏醒,在原地来回踱步,发出不安的低吼。尤其是公虎“嘟嘟”,情绪最为激动。
它一次次用脑袋撞击围栏,半小时后,竟突然跃起,强行跃出分隔门,直奔猪妈妈方向奔去。幸亏安保及时阻拦,但也足够惊心动魄。
第二次转移,园方采取“逐步过渡”策略,先在猪妈妈与老虎间设置铁栅,保持视线可见、身体不可触碰的状态,观察几天,结果更出人意料。
三只老虎整整三天不进食。所有送进去的牛肉、生鸡,统统原封未动。它们甚至不睡觉,只站在铁栏前,盯着对面的猪妈妈,眼神呆滞、鼻翼翕动,发出持续不断的哼鸣。
有时候,猪妈妈会侧躺在栅栏另一侧,轻声哼哼,像是在回应它们的呼唤。老刘站在栏外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沉声说,“这已经不是动物的本能了,它们真的当她是母亲。”
在场所有人都沉默,就连园区高层都叹了一口气,最终决定中止分离计划,并且还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将这头母猪,正式列为“特别保护动物”。
猪妈妈拥有了独立编号、专属医护、日常体检,还配有专人喂养、记录生活状态。从此,广州动物园东北角的“混养区”,成为全球唯一一块“猪与虎同圈”的实验性园区。
媒体得知消息后,蜂拥而至。《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CCTV动物世界》相继报道这对跨种族的“奇特母子”,一时间,动物园门口排队人潮连绵百米。
可时间终究无情,2012年,三只老虎陆续进入成年期。公虎嘟嘟是第一只变得“像只真虎”的。它的肩背线条变得更挺拔,咆哮声一日高过一日。园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它进行“攻击测试”:喂食活禽、引入陌生异性、营造领地紧张。
结果显示:它的攻击欲、领地感、狩猎本能,全部正常,这也让不少人担心,成年之后的老虎,是否还会和以前一样对猪妈妈保持友善?
04
2012年一个普通的下午,空气中还带着初夏特有的燥热味道,广州动物园的树影斑驳,蝉鸣阵阵。
刚结束假期的老刘从门口的休息室出来,推开虎园的铁门,下一秒就听到饲养员小华焦急的声音穿过围栏:“老刘!不好了!老虎好几天没吃饭了!”
这声音让他心头猛地一紧,呼吸都有些急促。“到底怎么回事,我不是安排了小李帮我喂老虎吗?”
前几天,他因家里有事临时请假,嘱咐小李顶班。可他不知道的是,小李竟然突然病倒,住了医院,也没人提醒他,虎园里发生了多么危险的状况。
老刘脚步加快,几乎跌跌撞撞地冲进虎园。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他曾亲手把那头白胖母猪放进虎舍的画面。
那是几年前,三只刚出生的小虎崽无助地蜷缩在角落,猪妈妈温柔地躺下,让幼崽们安心喝奶的奇迹一幕。
但如今,三只小虎已长成成年猛虎,体型庞大,牙齿锋利,狩猎本能被激活。身边只有那个它们曾依偎的“母亲”,一头无防备的母猪。
理智告诉他,这份跨种族的亲情,可能随时被残酷的本能撕裂。可他的内心却有着一丝期望,期望这份跨越种族的亲情,能够战胜动物的本能。
广州动物园虎区,新建的玻璃围栏前,人声鼎沸。一排排游客站得满满当当,兴奋地举起手机,准备记录眼前难得一见的场景。
就在虎区的高窗边,一个小男孩站在栏杆前,手里咬着半串糖葫芦,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玻璃后面那片绿色的草坪。忽然,他张大了嘴巴,一声清脆而又惊讶的喊声划破空气:
“妈妈快看!老虎园里怎么有一只猪?”
声音不大,却足够尖锐,引得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齐刷刷地转向他指的方向。人们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纷纷挤过去,想一睹究竟。手机屏幕纷纷亮起,镜头对准了那只毫无畏惧的母猪。
那是一头硕大肥厚的白色母猪,慵懒地卧在青草丛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它的背脊,泛着温暖的金光。
三只成年孟加拉虎则静静地围绕着它,眼神有些复杂,有紧张,也有淡淡的依赖。游客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猪怎么会和老虎一起?”
“是不是园方专门放进去当活食的?它不会被吃掉吧?”
正在这时,一名身穿灰色饲养服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面带微笑,尽量平和地解释:“大家别误会了,这头母猪可不是老虎的食物,而是它们的‘妈妈’。”
他的话音刚落,围观的人群顿时爆发出哗然的惊叹。工作人员继续娓娓道来,讲述这只母猪与三只老虎之间不寻常的故事。
五年前,三只虎崽被遗弃,是这头母猪用自己温暖的身体和充足的奶水,哺育它们长大。母猪成了它们生命中的“母亲”,那份感情,跨越了物种的界限。游客们感慨不已,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纷纷赞叹这份母性的伟大和奇迹。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时的三只老虎已经饿了整整四天,胃中的饥饿如同熊熊烈火,煎熬着它们。它们对母猪的目光,开始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05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感人的故事中时,远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老刘满脸焦急地赶到现场。
他没时间理会周围好奇的目光,也没有解释什么,直接走到虎园的大铁门前,手紧紧攥着门把,猛地一用力,铁门吱呀一声打开。
老刘深深吸了一口气,步入这个熟悉又充满隐忧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草地的泥土气息,混合着一种令人不安的腥味。
那是老虎的味道,可此时园区内却出奇的安静。没有了往日老虎嬉戏的声音,三只成年老虎并未像平时那样依偎在猪妈妈身边,而是各自蹲伏在角落里,神色紧张,目光戒备,嘴角还残留着饥饿时垂涎的哈喇子。
老刘看到这一幕,内心稍稍放松,猪妈妈安然无恙,甚至微微动了动耳朵。老刘松了口气,准备转身吩咐其他饲养员赶紧拿食物过来。
可就在这时,远处那个小男孩的声音又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紧张:“妈妈你快看!那三只老虎要干嘛?不好!猪妈妈要出事了……”
男孩的声音里夹杂着颤抖,像是在预警着一场即将发生的灾难。而老刘顿时浑身一凉,汗水从额头滑落,他脑海中猛地浮现出最恐怖的画面:
三只成年老虎,饥肠辘辘,围攻那个曾经哺育它们的母猪。他猛地转过头,目光锁定了玻璃围栏后的画面。
只见那头白胖的母猪正站立着,眼神中满是惊恐和无助。三只虎狮般的身影缓缓逼近它,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熟悉的温情,也有饥饿的凶狠。
“这……这怎么可能?”老刘心中震惊,几乎站立不稳,双腿发软,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眩晕。
一旁负责辅助的年轻饲养员小华也看到了这一幕,他浑身颤抖,脸色苍白,颤声喊道:“不好!”
伴随着小华一声落下,三道黄色的身影,如同“闪电”一般,在众人眼前一晃而过,朝着猪妈妈扑去。老刘下意识瞪大了双眼,倒吸一口凉气,被眼前一幕吓得连连后退。
来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