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棚室种植作为草莓高效栽培的重要模式,凭借可控的温湿度环境为草莓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因封闭性强、生态系统单一,为多种虫害的滋生与蔓延创造了适宜环境。这些虫害不仅直接取食草莓的根、茎、叶、花及果实,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劣变,还可能传播病害,对棚室草莓产业造成严重
棚室种植作为草莓高效栽培的重要模式,凭借可控的温湿度环境为草莓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因封闭性强、生态系统单一,为多种虫害的滋生与蔓延创造了适宜环境。这些虫害不仅直接取食草莓的根、茎、叶、花及果实,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劣变,还可能传播病害,对棚室草莓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以下将详细介绍棚室草莓种植中的主要虫害及其发生特征。
一、刺吸式害虫
刺吸式害虫是棚室草莓的优势类群,其通过口器刺入草莓植株组织,吸食汁液获取养分,同时可能传播病毒病,引发二次危害。
- 蚜虫:常见种类包括桃蚜、棉蚜等,全年可在棚室内繁殖多代。蚜虫多聚集在草莓新叶、嫩茎及花萼背面,吸食汁液后导致叶片卷曲、畸形,植株生长受阻。此外,蚜虫是草莓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一旦带毒蚜虫取食健康植株,极易引发病毒病流行,造成果实变小、品质变差。
- 红蜘蛛:主要为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适宜在棚室高温低湿环境中繁殖。红蜘蛛以成螨、若螨刺吸叶片汁液,初期叶片出现白色小斑点,后期斑点扩大连成片,叶片失绿发黄、干枯脱落,严重时整株草莓光合作用受阻,果实发育不良,产量锐减。
- 粉虱:主要有温室粉虱和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均能危害草莓。粉虱群集于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导致叶片褪绿、变黄、萎蔫,同时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污病,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草莓的商品价值。此外,粉虱也可传播多种病毒病,加剧病害危害。
二、咀嚼式害虫
咀嚼式害虫通过啃食草莓的器官组织,造成直接的机械损伤,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和结实。
-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主要危害草莓根系。蛴螬在土壤中活动,啃食草莓幼根和主根,导致根系受损、腐烂,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降,表现为地上部分生长迟缓、叶片发黄、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对草莓苗床和定植后的植株危害极大。
- 地老虎:俗称地蚕,以幼虫危害草莓。低龄幼虫取食草莓叶片,形成缺刻或孔洞;高龄幼虫则昼伏夜出,啃食草莓近地面的茎基部,造成植株倒伏、死亡,尤其在草莓定植初期,地老虎的危害常导致缺苗断垄,影响种植密度和产量。
- 斜纹夜蛾: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幼虫可危害草莓叶片、花蕾和果实。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片下表皮和叶肉,形成透明的小斑点;稍大后分散危害,将叶片啃食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高龄幼虫还会啃食草莓花蕾和果实,造成果实破损、腐烂,失去商品价值。
三、其他主要虫害
除上述两类害虫外,棚室草莓还面临一些特殊虫害的威胁,其危害方式和发生规律具有独特性。
- 蓟马:常见的有西花蓟马、棕榈蓟马等,体型微小,主要危害草莓花和幼果。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草莓花瓣、花蕊及幼果表皮汁液,导致花瓣褪色、花蕊干枯,影响授粉受精;幼果受害后表皮出现褐色斑点或条纹,果实畸形、硬化,品质严重下降,成为棚室草莓优质果生产的重要障碍。
- 根腐线虫:属于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寄生在草莓根系内。根腐线虫侵入根系后,在根内取食、繁殖,导致根系形成大小不一的瘤状突起(根结),根系逐渐腐烂、功能丧失,植株地上部分表现为生长衰弱、叶片黄化、结果少且小,严重时整株枯萎死亡,且线虫危害后的根系易感染其他土传病害,加重危害程度。
来源:淇泉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