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我把情敌当兄弟,他竟让我给老婆送定情信物!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4 09:58 1

摘要:咱们这江南水乡,自古就流传着不少奇闻轶事。今儿个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城里有个叫宋天佑的绸缎商人。

咱们这江南水乡,自古就流传着不少奇闻轶事。今儿个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城里有个叫宋天佑的绸缎商人。

宋天佑三十出头,生得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在阊门外开了间绸缎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为人豪爽,最爱结交朋友,三教九流都有来往。这年春天,他在虎丘山下的茶馆里偶遇了一个书生。

那书生名叫李修文,二十七八岁年纪,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袭青布长衫衬得他越发清俊。宋天佑见他独自品茶,面前摊着本《诗经》,便上前搭话:"这位兄台好雅兴,独自品茗读诗,不知可否容小弟同坐?"

李修文抬头一笑,那笑容如春风拂面:"兄台请便。"

两人从诗词歌赋聊到天下大事,越说越投机。宋天佑发现这李修文不仅满腹经纶,而且谈吐不凡,对经商之道也颇有见解。不知不觉,日头西斜,宋天佑拍案道:"李兄大才!今日得遇,实乃三生有幸。不如到寒舍小酌几杯,继续畅谈如何?"

李修文略一迟疑,便含笑应允。

宋家宅院在桃花坞附近,三进三出的院落,虽不奢华却处处透着精致。宋天佑引着李修文穿过前院,高声唤道:"娘子,有贵客到,快备酒菜!"

内室门帘一挑,走出个二十出头的少妇来。这柳如眉生得杏眼桃腮,身段婀娜,一袭藕荷色罗裙衬得肌肤如雪。她向李修文盈盈一拜:"这位是..."

"这位是李修文李兄,今日在虎丘偶遇,一见如故。"宋天佑笑着介绍,"李兄,这是拙荆柳氏。"

李修文连忙还礼,抬眼时正对上柳如眉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那一瞬间,两人都怔了怔。宋天佑浑然不觉,拉着李修文就往厅里走:"来来来,今日定要一醉方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宋天佑已是满面红光,拍着李修文的肩膀道:"李兄如此大才,为何不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李修文轻叹一声:"说来惭愧。家父早逝,家道中落,这些年全靠变卖家产度日。如今连赶考的路费都凑不齐了。"

宋天佑闻言,当即拍桌:"这有何难!李兄若不嫌弃,明日就到小弟铺子里帮忙,每月五两银子,包吃包住。待攒够了盘缠,再去赶考不迟!"

柳如眉在一旁轻声道:"相公,李公子是读书人..."

"读书人怎么了?"宋天佑哈哈大笑,"孔圣人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呢!李兄先安顿下来,再谋前程不迟。"

李修文起身长揖:"宋兄高义,修文感激不尽。"

自此,李修文便在宋家绸缎庄做了账房先生。他聪明伶俐,不出半月就把账目理得清清楚楚,还帮宋天佑出了几个经营的好点子,绸缎庄的生意越发兴隆。宋天佑对他更加器重,常邀他到家中饮酒谈天。

这一来二去,李修文与柳如眉见面的机会也多了起来。柳如眉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与李修文颇有些共同语言。每当宋天佑外出进货时,两人便在院中赏花品茶,谈诗论画。

夏日的一个午后,宋天佑又去了杭州进货。柳如眉在后院凉亭里绣花,李修文拿着一卷书走来。

"夫人好雅兴。"李修文轻声道。

柳如眉抬头,见是李修文,脸上飞起两朵红云:"李公子今日不忙?"

"账目都理清了。"李修文在石凳上坐下,目光落在柳如眉手中的绣绷上,"这牡丹绣得真生动,仿佛能闻到花香。"

柳如眉抿嘴一笑:"李公子过奖了。这花样还是照着您前日画的那幅临摹的呢。"

两人越坐越近,李修文的手不知何时已覆在柳如眉的手上。柳如眉身子一颤,却没有抽开。

"夫人..."李修文声音低沉,"这些日子,我..."

柳如眉急忙打断:"李公子慎言!你我..."话虽如此,她的眼中却盈满了泪水。

李修文猛地将柳如眉拉入怀中:"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了!自从那日初见,你的影子就刻在了我心里..."

柳如眉起初还挣扎,渐渐地,身子软了下来。

自那日后,两人趁着宋天佑不在时,常常私会。李修文送给柳如眉一首首情诗,柳如眉则回赠亲手绣的香囊。两人都沉浸在禁忌之恋的甜蜜与痛苦中。

转眼到了中秋。这日,宋天佑从扬州回来,带了不少礼物。晚宴上,他兴致勃勃地对李修文说:"李兄,我在扬州遇到个奇事。有个姓赵的商人托我带件东西给你,说是谢你当年在南京救他女儿的恩情。"

李修文一愣:"赵商人?"

"是啊,他说你三年前在秦淮河边救了他落水的女儿,一直没机会报答。这次听说我要去扬州,特意找到我,托我带这个给你。"宋天佑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锦盒。

李修文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白玉簪子,簪头雕着并蒂莲,工艺精湛,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李修文神色复杂,"多谢宋兄转交。"

宋天佑摆摆手:"举手之劳。那赵商人还说,这簪子可以送给心上人,寓意百年好合呢!"说完哈哈大笑。

李修文勉强笑了笑,将锦盒收入袖中。

第二天一早,宋天佑又要出门去常熟。临行前,他对李修文说:"李兄,我这次去得三五日,铺子里的事就拜托你了。"

李修文点头:"宋兄放心。"

宋天佑又转向柳如眉:"娘子,我不在家,你好生照顾自己。"

柳如眉低着头:"相公早去早回。"

宋天佑一走,李修文就迫不及待地找到柳如眉,将那支玉簪亲手插在她的发髻上:"如眉,这簪子配你正好。"

柳如眉对镜自照,脸上泛起红晕:"这太贵重了..."

"再贵重的首饰,也不及你万分之一。"李修文深情地说,"等来年开春,我中了举人,就带你远走高飞..."

两人相拥而泣,约定等宋天佑回来后,李修文就提出辞行,待安顿好一切再来接柳如眉。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宋天佑在常熟遇到大雨,道路泥泞难行,只得提前返回。他到家时已是深夜,本以为妻子早已睡下,却见卧房还亮着灯。

宋天佑轻手轻脚地推开门,只见柳如眉背对着门坐在梳妆台前,正对镜自照。她云鬓半散,发间赫然插着那支白玉并蒂莲簪!

宋天佑如遭雷击,呆立当场。他忽然明白了什么,胸口如压了块大石,呼吸都困难起来。

柳如眉从镜中看到丈夫的身影,吓得手中的梳子"啪"地掉在地上:"相、相公...你怎么..."

宋天佑强自镇定,挤出一丝笑容:"路上遇到大雨,提前回来了。这么晚了,娘子还没睡?"

柳如眉慌乱地取下玉簪,塞进抽屉:"我、我这就睡..."

宋天佑装作没看见,走到床边坐下:"李兄睡下了吗?"

"应、应该睡了吧..."柳如眉声音发颤。

宋天佑点点头,若无其事地脱衣就寝。这一夜,他睁眼到天明,脑海中不断浮现那支玉簪——他亲手从扬州带回来,又亲手转交给李修文的玉簪!

第二天一早,宋天佑照常去铺子里。李修文见他回来得早,也是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如常汇报这几日的账目。

宋天佑听着,目光却落在李修文腰间新挂的香囊上——那针脚,那花样,分明是柳如眉的手艺!

中午时分,宋天佑突然对李修文说:"李兄,今晚我在醉仙楼设宴,请你务必赏光。"

李修文有些意外:"宋兄为何突然..."

"你我相识半年,情同手足。"宋天佑笑道,"我有些话想单独与你说。"

李修文心中忐忑,却也只能答应。

当晚,醉仙楼雅间里,宋天佑点了一桌好菜,又要了两坛陈年花雕。酒过三巡,宋天佑突然放下酒杯,直视李修文:"李兄,我待你如何?"

李修文心头一跳:"宋兄待我恩重如山。"

"那为何..."宋天佑声音低沉,"为何要如此对我?"

雅间里顿时安静得可怕。李修文脸色煞白,手中的酒杯"咣当"一声掉在桌上。

"宋兄...我..."

宋天佑长叹一声,从怀中取出那支白玉簪,轻轻放在桌上:"这支簪子,是我在扬州一家玉器铺买的,花了二十两银子。根本没有什么赵商人。"

李修文面如死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宋兄,我..."

"我本以为,你是个知书达理的君子。"宋天佑声音哽咽,"我把你当亲兄弟,让你住在我家,给你工钱,甚至..."他猛地灌下一杯酒,"甚至亲手把我买的簪子交给你,让你送给我妻子!"

李修文羞愧难当,连连磕头:"宋兄,是我鬼迷心窍,我对不起你..."

宋天佑沉默良久,突然问道:"你们...可有肌肤之亲?"

李修文急忙摇头:"没有!绝对没有!我们只是...只是互赠了些诗词信物..."

宋天佑盯着李修文的眼睛,确认他没有说谎,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他起身扶起李修文:"李兄,你明日就离开苏州吧。盘缠我会给你备足,足够你赶考之用。"

李修文泪流满面:"宋兄..."

"此事到此为止。"宋天佑疲惫地说,"我不会告诉如眉我已经知道。你走后,我会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李修文羞愧难当,只能点头。

第二天一早,李修文就收拾行装离开了宋家。柳如眉得知他要赴京赶考,虽心中不舍,却也只能含泪相送。

李修文走后,宋天佑对柳如眉更加体贴。他绝口不提玉簪之事,只是常常带妻子出游散心,又请了位女先生教她弹琴画画,让她无暇胡思乱想。

渐渐地,柳如眉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对丈夫也更加温柔体贴。那支白玉簪,她再也没有戴过,而是悄悄锁进了妆奁最底层。

一年后的春天,宋家收到一封从京城来的信。李修文中了进士,被派往云南任职。信中满是感激之词,却只字未提旧事。随信还附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说是偿还当年的恩情。

宋天佑看完信,默默将它烧成了灰烬。

那天晚上,柳如眉在梳妆台前卸妆时,宋天佑突然从背后抱住她,轻声道:"娘子,明日我带你去扬州玩可好?听说那里的玉器最为精美。"

柳如眉身子一僵,随即放松下来,转身投入丈夫怀中:"相公想去哪儿,妾身都陪着。"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那只尘封已久的妆奁上。里面的白玉簪静静地躺着,莲瓣上的露珠仿佛化作了泪痕。

来源:大姚带你看古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