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色笼罩犹他州圣乔治,一通电话打破了罗宾逊家的沉默。 “泰勒,这是你吗?”父亲盯着警方公布的监控截图,声音发颤。 沉默几秒后,22岁的泰勒·罗宾逊低声回应——据执法消息人士透露,他甚至说出了那句让人不寒而栗的话:“我宁愿自杀,也不愿自首。”
夜色笼罩犹他州圣乔治,一通电话打破了罗宾逊家的沉默。 “泰勒,这是你吗?”父亲盯着警方公布的监控截图,声音发颤。 沉默几秒后,22岁的泰勒·罗宾逊低声回应——据执法消息人士透露,他甚至说出了那句让人不寒而栗的话:“我宁愿自杀,也不愿自首。”
图片来源于网络
9月10日,美国保守派活动人士、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犹他谷大学演讲时遭远程枪击,颈部中弹,不治身亡。 调查很快锁定嫌疑人——来自犹他州小镇的罗宾逊。监控显示,他案发当天登上校园一栋大楼屋顶,短暂停留后进入射击姿势,随后跳下逃离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天后,父亲在照片中认出儿子,劝其投案。起初,罗宾逊拒绝,直到一位熟识的青年牧师介入,他才承认涉案,并于当晚10点被FBI拘捕3。
罗宾逊曾是成绩优异的学生,ACT成绩进入全美前1%,无犯罪前科。家人称,他近年对政治愈发敏感,并多次表达对柯克的不满。 警方在案发地附近找到疑似作案步枪及刻有文字的子弹——包括电子游戏《地狱潜水员2》中的符号、讽刺法西斯的台词,以及意大利反法西斯歌曲《Bella Ciao》的名字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数字文化专家杰米·科恩分析,这些刻字可能是嫌疑人向特定网络圈层传递的“模因信息”,既是内部暗号,也可能是吸引媒体关注的手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在记者会上称,这起案件不仅是对个人的攻击,更是对社会的冲击,并呼吁严惩。 特朗普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嫌疑人被判死刑。 与此同时,一名特勤局特工因在社交媒体上批评柯克“散播仇恨”而被行政休假,机构强调“不容忍违反行为准则的行为”。
这起案件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政治背景和公众身份,还在于“模因”元素的出现——它折射出网络文化与现实暴力的交织。 在极端主义研究中,模因常被用作群体内部的身份标识和动员工具,其隐晦性让外界难以解读,却能在特定圈层内迅速传播。 这也引发一个问题:当网络符号走出屏幕,进入现实的暴力事件,我们该如何应对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