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翠绿的豆荚挂满枝头。“原来毛豆是这样长的!”“一棵上面竟然能结这么多豆荚!”学生们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随后,师生迅速分工协作,有的弯腰仔细挑选饱满的豆荚,有的小心翼翼地将豆荚从枝上摘下。
9月11日,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校园内热闹非凡,一场以“劳动、分享与成长”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拉开帷幕。
该校初二、初三两个年级共6个班级的2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开启毛豆采摘之旅。
学生和老师一起摘毛豆
走进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翠绿的豆荚挂满枝头。“原来毛豆是这样长的!”“一棵上面竟然能结这么多豆荚!”学生们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随后,师生迅速分工协作,有的弯腰仔细挑选饱满的豆荚,有的小心翼翼地将豆荚从枝上摘下。
学生们在摘毛豆
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教育处主任苏翠坤介绍,学校种植了多种农作物,毛豆只是其中之一。“我们之所以选择种植毛豆,一是考虑它的生长周期较短,学生可以完整体验从播种、管理到收获的全过程;二是毛豆生命力强,栽培技术难度低,成功率高,学生很容易获得劳动的成就感。”她还提到,小小的毛豆,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劳动的收获与快乐,也是生物课、化学课、语文课甚至数学课的绝佳教学素材,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学生将毛豆放入纸箱
据了解,这批毛豆在5月份就已完成播种,学生们全程参与从播种、观察、养护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苏翠坤坦言:“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农作物种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劳动的价值。”不一会儿,新鲜的毛豆便装满了箱子,并被有序送往学校食堂。
食品安全是活动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源头把控,我们选购优质的毛豆品种,从源头上保证种子安全;其次是过程把控,整个生长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采用人工除草、物理防虫等环境友好型方式管理;最后是加工环节,收获后的毛豆由学校食堂统一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温烹煮,食堂的加工环境和过程也严格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确保每一粒毛豆都安全可食用。”苏翠坤说。
学生们分享毛豆
随着烹饪的进行,毛豆佳肴很快制作完成,并逐一送到学生手中。初二(22)班的张家俊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在土里生长的毛豆,特别奇妙,而且还吃到了自己亲手摘的,真切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学生们品尝毛豆
在苏翠坤看来,在学校里种毛豆,种的不仅是豆子,更是种下热爱劳动、尊重自然、珍惜生活的种子:“这些种子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最终会长成伴随他们一生的美好品格。”
文/ 河北青年报 记者陈玲 实习记者闫雨濛
编辑/杜璐宁、贾阳阳
校对 /张亚微、赵润泽
审核/刘洁
监制/姚运锋
来源:广河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