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强迫的人,你越是放松,结果往往越好,人生就是这么神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7 00:50 2

摘要:越是想赶紧睡着,反而翻来翻去一夜无眠;越是担心自己在重要场合说错话,结果真的语无伦次;越是试图控制自己的焦虑,焦虑反而变本加厉。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越是想赶紧睡着,反而翻来翻去一夜无眠;越是担心自己在重要场合说错话,结果真的语无伦次;越是试图控制自己的焦虑,焦虑反而变本加厉。

这似乎是个悖论:你越是努力想要控制什么,就越容易失去它

而人生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当你真正放松下来,反而更容易得到想要的结果。

焦虑的本质,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强迫行为,则是我们为了消除这种恐惧而采取的徒劳尝试。

举个例子:

反复检查门锁,不是因为真的没锁好,而是“万一没锁好”的恐惧驱使着你;不断洗手,不是因为手脏,而是“万一有细菌”的担忧无法平息;睡前反复思考今天说过的话,不是因为真的说错了什么,而是“万一得罪了人”的焦虑在作祟。

这些行为的核心,都是一颗害怕失控的心在寻求安全感。

但 paradox(悖论) 的是:你越是试图通过控制来获得安全感,就越会感到不安全

因为控制的本质是在暗示自己:“现状是不安全的,我必须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这个心理暗示本身就会激活更多的焦虑。

对焦虑强迫的人来说,“放松”这个词听起来几乎像是一种侮辱。

“我怎么放松?危险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我不控制,事情会变得更糟!”

这些想法非常合理,但也反映了问题的核心:我们已经失去了“不控制”的能力

就像一个人紧紧抓住悬崖边的树枝,虽然手已经流血无力,却不敢松开,因为他相信一松手就会坠入深渊。

但有时候,让我们坠入深渊的,恰恰是永不松手的执着。

需要澄清的是:放松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消极不作为。

真正的放松,是一种有意识的放下——放下那些无效的、消耗性的控制行为,转而采取更智慧的方式与不确定性共处。

你无法控制所有事情,但可以控制注意力放在哪里。当焦虑念头出现时,不要与之辩论,而是温和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当下正在做的事上。

很多焦虑源于完美主义。试着把标准从“必须完美”降到“足够好”。门锁检查一次足够好,手洗一遍足够好,说错一句话也没关系。

对自己说:“我允许自己焦虑,允许自己不安,允许事情不按我期望的发展。”这不是认输,而是腾出心理空间让改变自然发生。

我的朋友小琳曾深受强迫洗手之苦。最严重时,她每天洗手超过50次,双手皲裂出血。

各种方法尝试无效后,治疗师给了她一个出乎意料的建议:“既然忍不住要洗,就不要勉强自己。但洗手时,请你真正地感受水流过手的感觉,感受香皂的气味,感受皮肤的触感。”

换句话说,治疗师没有要求她“不要洗”,而是邀请她“带着觉知洗”。

奇迹般地,当她不再与洗手的行为对抗,而是全然地体验它时,洗手的冲动反而逐渐减轻了。

这就是放松的魔力:当我们停止内耗,改变就有了空间

如果你习惯了紧张和控制,放松可能需要练习:

每天给自己5分钟“无所事事”时间
不玩手机,不做事,只是静静地坐着。允许自己“浪费”时间,体会什么都不做的感觉。发现身体的紧绷
焦虑时,我们的身体会先于意识紧绷。时常扫描身体:眉头是否紧锁?肩膀是否耸起?手心是否握拳?发现有紧绷处,温柔地让它放松。尝试“最坏打算”练习
“如果门真的没锁,最坏会怎样?”“如果手没洗干净,最坏会怎样?”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最坏结果也是你可以承受的。把焦虑写下来
给焦虑一个具体的出口,而不是让它在大脑中盘旋。写下来本身就是一种放下。六、最后的小提醒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正在与焦虑和强迫共处,请知道:

放松是一种学习,而不是一种天赋

你不需要一开始就做得很好,甚至不需要相信放松会有效。你只需要愿意尝试,就像做一个实验一样,看看如果稍微放松控制,会发生什么。

人生真的很神奇:当你紧握双手,你什么也抓不住;当你张开双手,你却拥有了一切。

最美好的结果,往往在你真正放松的那一刻,不期而至。

残酷阅读:《战胜焦虑》、《战胜强迫症》

来源:心理咨询师何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