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春,我从石门沟老家迁至清油河街的新家。安顿下来不久,便在门口栽下一棵桂花树。时光悄然流转,不过短短几年,桂花便缀满枝头。而今二十余载过去,这棵桂花树早已长得如大菜盆般粗壮,六七米高的身姿挺拔而立,巨大的树冠同样伸展至六七米,宛如一把撑开的巨伞,稳稳地
家门口的桂花开了
王芬谦
2001年春,我从石门沟老家迁至清油河街的新家。安顿下来不久,便在门口栽下一棵桂花树。时光悄然流转,不过短短几年,桂花便缀满枝头。而今二十余载过去,这棵桂花树早已长得如大菜盆般粗壮,六七米高的身姿挺拔而立,巨大的树冠同样伸展至六七米,宛如一把撑开的巨伞,稳稳地立在大门一侧。夏日里,它为人们遮挡毒辣的太阳;四季更迭中,又能遮风挡雨,成了一个天然的车棚,默默守护着这一方小天地。
每当农历七八月份,桂花便悄然绽放。一树火红的桂花,似天边绚丽的晚霞坠入人间,在绿叶的衬托下,美得惊心动魄。那星星点点的花朵,小巧玲珑,簇拥在一起,宛如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笼,挂满了枝头。凑近细看,四片花瓣微微卷曲,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细腻而又柔美。
花香随风飘散,馥郁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这香气浓郁却不张扬,醇厚而又绵长,老远便能闻到。正如宋之问笔下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花的香,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仿佛是从遥远的月宫飘落人间,让整个尘世都染上了这份清幽。又似辛弃疾所写“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这香,有着风露的清冽,轻易间,便能将世界渲染。每每此时,总会引得行人纷纷驻足,他们或闭眼轻嗅,沉醉在这迷人的芬芳中;或掏出手机,记录下这满树繁花的盛景。那驻足的人群,那沉醉的神情,便是对桂花最美的赞赏。
自然界可爱的花草众多。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陶渊明钟情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菊花 ,林和靖以梅为妻,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名句。而我,却独爱这火红的桂花。
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都为桂花留下了动人篇章。李清照说“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桂花颜色并不艳丽,却凭借自身的淡雅芬芳与独特气质,在百花中独树一帜,成为花中佼佼者;朱淑真笔下“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生动地展现了桂花在秋风中独领风骚,独占十分秋色的姿态;杨万里的“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赋予桂花神话色彩,将其视作月宫仙种,一点清香,便能吹得满山花开,极言桂花香气传播之远。而这神话,也藏着动人的故事。
相传月宫里有一位仙人吴刚,因触犯天规被罚,需日复一日砍伐月桂树。那桂树高达五百丈,神奇的是,被砍的伤口总会瞬间愈合,吴刚的劳作永无止境。可也正因如此,桂花的种子和香气得以洒落人间。还有一说,嫦娥奔月后独守广寒宫,寂寞难耐时种下桂花,从此,桂花便成了思念与团圆的象征。这些传说为桂花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让它的美从人间绵延至天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与浪漫的无尽想象。
桂花之美,不仅在于其形色味,更在于它独特的品质与气质。它不似牡丹那般雍容华贵,在世人面前极尽张扬;也不像梅花那样孤芳自赏,于冰天雪地中独自绽放。桂花低调而内敛,平日里,它隐于绿叶之间,毫不起眼,可一旦到了花期,便倾尽全力,绽放出满树的灿烂,散发出醉人的芬芳。正如张九龄所写“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桂花绽放是源于自身的本心,并非为了博取他人的欣赏,它坚守自我,默默展现生命的美好。
桂花,开在枝头,香在心底,也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他们就像这桂花一样,平日里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不图名利,不求回报。可当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便会如桂花绽放般,展现出自己的光芒,为他人送去温暖与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他们用自己的坚持与付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站在桂花树下,望着满树繁花,闻着阵阵花香,我不禁感慨:人生亦如桂花,不必刻意追求轰轰烈烈,只要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努力绽放,散发出独特的芬芳,便已足够。
(2025.9.13晚于青云居士工作室)
作者简介:王芬谦,网名青云居士,又名知足常乐、丹江石翁,退休教师,退休后返聘在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县老年大学发挥余热,现为商南作协会员,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民协会员,县老年学会协会副会长,商洛市民协会员。
来源:文学艺术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