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上海外高桥的消息挺让人振奋的:2025年4月,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顺利完成起浮,离交付又近了一步;紧接着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这里的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9.35%。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最近上海外高桥的消息挺让人振奋的:2025年4月,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顺利完成起浮,离交付又近了一步;紧接着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这里的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9.35%。
一艘艘巨轮从船坞驶向大海,一辆辆国产汽车通过码头发往全球,这背后藏着中国出海的“双引擎”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故事里最让人热血的那些事儿。
一、中国大船“逆袭记”,从追着跑到领着跑
要说外高桥造船,那可是有26年的“工龄”了。
刚开始那阵子,咱们造的船大多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大路货”,国际市场上人家有啥咱跟着学啥,说白了就是“跟跑”。
但谁能想到,二十多年过去,现在咱们已经成了全球高端船舶领域的“领跑者”。
最让人骄傲的还得是大型邮轮。
2023年底,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交付的时候,多少人守着新闻看直播?那可是被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全世界没几个国家能造。
今年4月第二艘又完成起浮,技术一天比一天成熟,咱们也算正式迈入“邮轮建造强国”行列了。
不光是邮轮,其他船型咱们也是“拿奖拿到手软”。
就说运矿石的好望角型散货船,外高桥造船累计交付了330多艘,全球船队里每六艘就有一艘是咱们造的,份额16.7%,妥妥的全球第一。
还有装集装箱的7000箱级船,订单量也是全球第一,而且现在新造的船都带“绿色技能”,能用LNG、甲醇这些清洁能源,特别环保。
运油的阿芙拉成品油轮更厉害,手里的订单占了全球市场17%以上,细分领域又是全球第一。
现在造的船还越来越“聪明”。
全球首艘LNG双燃料纽卡斯尔型散货船,烧天然气比传统燃料污染小多了;世界最大的40万吨智能矿砂船,船上全是自动化设备,船员操作起来又省力又精准。
还有专门运汽车的9000车位滚装船PCTC,建造周期刷新了同型船的世界纪录,现在已经接了16艘订单,不光中国船东买,连韩国、意大利的企业都来下单,这可不是光靠便宜,是真技术过硬才有的国际认可。
二、汽车出海“加速度”,码头效率到底有多牛
说完大船,再说说咱们的国产汽车。
现在街上跑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其实这些车不光在国内受欢迎,在国外也成了“香饽饽”。
而外高桥港区的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就是这些“中国车”驶向全球的“超级驿站”。
这个码头有多厉害?2024年“两港三地”吞吐量达到363万辆,直接冲上了全球第一的宝座!今年1-8月更猛,出口了96.27万辆,同比增长近两成。
能运这么多车,离不开航线“朋友圈”够大:15条国际航线,能到131个国家和地区的289个港口,不管是欧洲、东南亚还是南美,咱们的车都能“送货上门”。
光有航线还不够,怎么把车高效运到码头也是门学问。
这里的“水水联运”模式就特别聪明:长江沿线的汽车厂,车子在当地报关后,直接用内贸船运到外高桥,不用卸下来折腾,直接就能装上远洋轮出海。
今年前8个月,这种模式运了33.9万辆车,占了出口总量的35.2%,等于长江经济带的汽车都能通过这条“水上高速”直达全球,既省时间又省成本。
通关速度更是“坐火箭”。
以前车子到码头,报关、查验一套流程下来得7-10天,经常是船都要开了车还没办完手续,只能“船等车”。
现在不一样了,外高桥港区海关搞了“关企联络员”机制,企业有问题随时在线问,查验能提前预约,紧急情况还能快速处置,全流程无缝衔接。
洋山特殊综保区更厉害,搞了“一箱制”政策、汽车出口前置仓,还有“数字综保区”平台,把通关时间从几天压缩到2-3小时!现在都是“车等船”,车子早早到码头等着,船一靠岸就能装,效率高到飞起。
三、双引擎“手拉手”,产业链韧性有多强
可能有人会问:造船和汽车出口,这俩事儿看着不搭边,怎么就成“双引擎”了?其实它们俩是“互相成就”的好搭档,缺了谁都不行。
你想啊,现在国产汽车出口这么火,尤其是新能源车,一辆辆要运到国外,得靠专门的滚装船吧?外高桥造船最近交付的9000车位PCTC,就是专门为中欧新能源汽车航线定制的,车子在船上能稳稳当当,运得又多又安全。
汽车出口量大了,对滚装船的需求就多,造船订单自然就来了,这叫“汽车出海热”带火“造船热”。
反过来,码头效率高了,船舶技术先进了,又能帮汽车出口“跑得更快”。
海通码头建了6160车位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车子进来后自动调度、有序停放,不会乱糟糟;智能调度系统能精准匹配船期和车量,保证“车船无缝衔接”。
从汽车在工厂生产出来,到通过长江水运到码头,再报关、装船、出海,整个流程从“制造”到“运输”再到“通关”,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条超强韧性的产业链。
而且外高桥的位置特别好,正好在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外面连着太平洋,里面能辐射长江沿线的汽车厂、零部件厂。
这边造的船能满足全球航运的绿色智能需求,那边码头能把长江经济带的“中国制造”高效送到全球市场,等于打通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循环。
这种“高端制造+高效物流”的协同,才是咱们中国产业链真正的实力——不光单个领域强,整体配合起来更强,不管国际市场怎么变,咱们都能稳稳当当往前走。
澎湃新闻:活力中国调研行|从邮轮到汽车,上海外高桥如何打通出海路
中新社: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码头助力中国汽车“乘船”出海
科技日报: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探访上海外高桥港海通码头,感受中国汽车出海“加速度”
新民晚报:活力中国调研行新能源车“乘船”闯世界!临港新片区建设高能级航运枢纽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来源:财经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