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块的馒头,吃哭了谁?——罗永浩撕开预制菜最后一块遮羞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17:20 1

摘要:9月12号晚上,我蹲完厕所刷手机,看见罗永浩在直播里举起一个馒头,说“21块”。

1.

9月12号晚上,我蹲完厕所刷手机,看见罗永浩在直播里举起一个馒头,说“21块”。

我愣了两秒,把手里1块5的馒头掰成两半,一半塞回袋子,一半继续啃。

那一刻,我突然有点想哭——不是心疼罗永浩,是心疼自己:原来我每咬一口,都能省下19块5。

2.

我妈以前总说:“吃饭是世上最公平的事,皇帝也要嚼得动。”

现在发现,公平被锁在冷链车里,提前18个月就切好了。

西贝说那是“古法戗面”,罗永浩说那是“冷冻面团”;

我说那是“妈妈蒸的馒头再也回不去的味道”。

3.

我算不上罗粉,以前他还债6个亿的时候,我跟着起哄“真男人”,转头还是去买别家的手机。

但这一回,我破天荒在直播间待满了59分钟。

他一句“我不反对预制菜,只反对骗”,像一根刺,把我这些年的憋屈全挑破了:

——原来“现炒”可以只是“现拆袋”;

——原来“家味道”是工厂里5000人一起调的;

——原来我们拼命赚钱,只是为冷冻菜交房租、交人工、交品牌溢价。

4.

我想起去年带女朋友去商场吃饭。

她点了一份“外婆红烧肉”,吃了一口就皱眉:“怎么跟我外婆做的差这么远?”

我笑着打圆场:“外婆用的是爱,这里用的是电费。”

服务员在旁边赔笑,没说那是真空袋复热的,也没说这份爱要收我们68。

那天我偷偷看了小票,一行小字“加热菜品”,字号比配料表里的“呈味核苷酸二钠”还小。

5.

罗永浩说,他悬赏10万找“实锤”,其实哪用那么麻烦。

打开外卖平台,把“大师”“现做”“手作”全搜一遍,拉到最后看商家资质,

“中央厨房+冷链配送”写得明明白白,只是平台默认折叠。

我们懒得多点一下,他们就乐得少说一句。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心意问题:

——没人怕吃预制,怕的是吃预支的信任。

6.

直播里,罗永浩把黑珍珠一钻的16块包子、米其林两星的28块海参包,并排放在21块馒头旁边。

弹幕刷疯了:“伤害不大,侮辱极强。”

我盯着那只馒头,忽然想起我爸。

他跑长途货车,路上舍不得吃20块的盒饭,就啃3包方便面。

如果哪天他走进西贝,想犒劳自己点个“古法”馒头,得跑100公里、踩3脚油门、熬一整夜,才能挣回这21块。

想到这里,我真想穿过屏幕抱住他:爸,别吃,那馒头不古,只是贵。

7.

有人说:“嫌贵你别买,市场经济愿打愿挨。”

我同意,但我更同意罗永浩补的那句:“你可以贵,但不能骗。”

贵,要贵得明白;

吃,要吃得体面。

我可以为真材实料付高价,却不想为“伪现场”交智商税。

这不是穷,是气——一口气。

8.

直播最后,罗永浩点赞了老乡鸡,因为人家把“预制”“半预制”“现做”标得清清楚楚。

我立马关注了老乡鸡官微,顺手把西贝取关。

取关那一下,手指比脑子快,像甩掉一段出轨的恋爱:

“我没变,是你先撒谎。”

9.

文章写到这儿,我打开外卖软件,把常点的“招牌现烤肉饭”删了。

商家图里肉汁横流,评价里有人晒图:真空袋上印着“12个月内食用最佳”。

我笑笑,退出账号,关上手机。

窗外飘来隔壁家的饭香,是油锅爆蒜的味道——真热、真呛、真香。

我忽然明白:

我们拼命点外卖、下馆子,想要的不是“快”,不是“贵”,

是那口“人间烟火气”,是“有人把我当回事”。

10.

罗永浩这场直播,也许改变不了立法,也挡不住预制菜的浪潮。

但他至少让我敢承认:

——我想吃现做的,不想被蒙;

——我肯花钱,但不想花冤枉钱;

——我嘴软,但心不傻。

11.

明天周末,我准备早点起,去菜市场买两斤五花肉、一把葱,再擀一次饺子皮。

可能擀得厚薄不均,可能咸淡失手,但那是我亲手包的,我知根知底。

我会拍张照发到朋友圈,配文只有五个字:

“今天,没骗我。”

如果你也刷到这条,别急着点赞,先问问自己:

上一次放心大胆吃完一整顿饭,是什么时候?

别难过,别回避,我们一起把答案找回来。

21块的馒头不会消失,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吃。

从下一顿开始,从下一口开始。

毕竟,胃是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它暖了,人就不会冷。

来源:憨批少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