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美国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上空,一架MQ-9A“死神”无人机打开弹舱。一枚形似导弹的装置被抛向空中,随即展开双翼——这是一枚弹簧刀 600“巡飞弹”。它在空中盘旋40分钟,如同猎鹰锁定地面目标,最终以精确打击终结任务。
2025年7月,美国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上空,一架MQ-9A“死神”无人机打开弹舱。一枚形似导弹的装置被抛向空中,随即展开双翼——这是一枚弹簧刀 600“巡飞弹”。它在空中盘旋40分钟,如同猎鹰锁定地面目标,最终以精确打击终结任务。
MQ-9“死神”无人机自诞生以来,一直是美军“察打一体”的标杆装备。但其传统作战模式存在明显短板:
为发射“地狱火”导弹,无人机常需突入敌方防空圈,极易被击落。
一旦导弹发射,无法更改目标,面对移动目标时容错率低。
而弹簧刀 600的集成彻底改变了规则。这款重23公斤的巡飞弹,兼具侦察、监视、打击三重能力: 40公里超视距打击,MQ-9可在防区外远程投放,自身零风险。
40分钟战场巡弋,发射后可持续传输实时画面,允许指挥官重新评估目标。
人工介入决策,操作员可根据回传视频决定是否终结目标,极大降低误伤风险。
这次测试中,一架MQ-9A成功发射两枚弹簧刀 600(一枚惰性弹、一枚实弹),验证了“远程投放+近程操控”的新战法。无人机化身“空中母舰”,巡飞弹成为其延伸的“致命触手”。
这次成功实验,背后是美军持续推动的模块化开放系统架构(MOSA)战略。MQ-9A Block 5升级了通用武器挂架,可快速适配新型弹药。弹簧刀 600的加密数据链与美军通用战术链(Link 16)融合,实现跨平台控制。巡飞弹控制权可移交至前线步兵或特种部队,实现“谁发现、谁打击”的敏捷作战。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A-ASI)透露:“集成难度低于预期,仅用18个月就完成从概念到首射”。这种敏捷开发模式,正是未来装备升级的范本。
面对大国竞争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环境,传统无人机生存率骤降。MQ-9+巡飞弹组合提供了新思路:巡飞弹体积小、雷达反射面积低,可渗透严密防空网。一架MQ-9可携带多枚巡飞弹,实现多目标同步压制。单枚弹簧刀 600成本约10万美元,远低于“地狱火”导弹的15万美元,更远低于损失无人机的千万级代价。
美军特别强调其在城市战中的价值:巡飞弹可钻窗入室精确歼敌,避免传统轰炸的附带损伤。
美军这次测试深层目的是验证JADC2核心概念:将传感器、射手、指挥节点无缝链接。
巡飞弹传回数据可直接推送至陆军战术终端、空军指挥所或海军舰艇。
未来版本将引入AI目标识别,自动筛选高价值目标并推荐打击顺序。
测试数据已共享北约盟友,为联合巡飞弹作战奠定基础。
MQ-9+巡飞弹仅是起点,美军已规划更激进的演进路径:
2026年实现单机控制6枚巡飞弹,同步打击不同目标。
2027年测试无人机群协同发射,构成“空中弹药库网络”。
2028年集成人工智能自主决策,实现“发射后不管”的智能猎杀。
弹簧刀 600并非唯一选项,美军正在测试更大射程的“金雕”及微型巡飞弹,构建全覆盖打击谱系。
当一架滞空40小时的无人机,能将40枚巡飞弹投送至400公里外的战场,传统的前线、后方概念将被彻底颠覆。#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来源:军机处留级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