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3D打印信号,究竟在向谁传话?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4 18:08 1

摘要:在报道3D打印(增材制造)行业新闻时,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有趣现象:不少制造企业会公开披露自己使用了什么设备、工艺生产产品。对行业观察者而言,这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从更长远的制造业历史看,这其实很不寻常。毕竟,生产工艺往往属于商业机密,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

在报道3D打印(增材制造)行业新闻时,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有趣现象:不少制造企业会公开披露自己使用了什么设备、工艺生产产品。对行业观察者而言,这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从更长远的制造业历史看,这其实很不寻常。毕竟,生产工艺往往属于商业机密,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保护”而非“公开”。

这种披露之所以逐渐常见,更多源于两方面的交叉:机床行业的商品化,以及当下“公关驱动”的传播环境。大规模生产的机床成为制造业的底层工具,而设备厂商要想卖出更多设备,就需要通过部分用户的“背书”来制造影响力。于是行业新闻形成了一种“信息富足”的错觉,好像我们知道了很多企业的生产秘密,但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工艺信息依然鲜有披露。

iPhone Air:3D打印的首次亮相

这一背景下,苹果在最新发布的 iPhone Air 上高调强调“机身采用3D打印钛合金工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此前,苹果手表的部分钛合金零件已被传出使用3D打印。这让人联想到行业里常见的一句话:“消费者其实并不关心产品是不是3D打印的”。

那么,苹果为何要主动强调?是消费者真的在意?还是苹果的营销不再犀利?答案可能都不是。苹果披露自身在使用金属增材制造,并不是为了向消费者“卖点”,而是为了向制造业和政策层释放信号。

制造业转型的战略暗语

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把苹果放在全球制造业和供应链重构的语境下。8月初,库克在白宫宣布未来四年将在美国制造业投资6000亿美元。随后,苹果与密歇根州立大学共建的“苹果制造学院”在底特律开幕,帮助美国企业向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转型。

苹果此前在韩国也有类似布局。2021年,公司在浦项工科大学设立制造研发中心,并以此为契机举办了智能制造论坛。但在该论坛举行不久后,就传出了苹果手表采用3D打印零件的消息。如今,这一“节奏”在美国再度出现:制造业投资与3D打印披露几乎同步,显然并非巧合。

苹果的真正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苹果的3D打印披露并非营销噱头,而是战略表达。在美国制造业回流和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苹果向外界展示了一种能力:它完全可以把供应链的部分环节迁移至新的地区。虽然目前大多数零部件仍在中国生产,但苹果已经宣布将大部分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转移到印度组装。这种动作虽然缓慢,却清晰地表明苹果的方向。

这种转型的潜在影响巨大。苹果供应链的任何调整,都会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上引发连锁反应。即便只是“备用方案”的实施,也足以重塑产业格局。

《纽约时报》曾经写道:“没有中国,就没有苹果。”苹果不可能彻底离开中国,但它必须为可能的变化做好准备。因此,苹果强调3D打印,不是为了博取消费者的关注,而是对外释放这样一种“制造暗语”:在全球制造业加速洗牌的过程中,它已经开始布局新的未来。

来自:航天3D打印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来源:江苏激光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