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放前我家只有四亩破河滩地,只能在那块沙土地上种些杂粮糊口,全家5口人主要是靠父亲每天赶着三头毛驴给西山煤矿运煤赚点脚力钱维持生活。西山煤矿就在“平西抗日根据地”管辖之内。父亲和那些住在当地的八路军混的很熟,经常听他们讲述跟日本鬼子打仗的故事,他每天晚上回到家
w-649# 作者:肖春连 铁道兵战友网 2025-09-14
我老家住在京郊西南太行山下一个小山村里。从我4岁记事那天起,就整天听父亲给我断断续续讲述那些山里八路军的故事。
解放前我家只有四亩破河滩地,只能在那块沙土地上种些杂粮糊口,全家5口人主要是靠父亲每天赶着三头毛驴给西山煤矿运煤赚点脚力钱维持生活。西山煤矿就在“平西抗日根据地”管辖之内。父亲和那些住在当地的八路军混的很熟,经常听他们讲述跟日本鬼子打仗的故事,他每天晚上回到家后就偷偷的给我们全家讲述“朱毛”领导的八路军是为咱穷人打天下的好军队。从那时起,我就看见父亲以帮山里表舅买粮为名,经常从本村集市上买些粮食放在家里小屋内,他半夜三更起床,将粮食装在麻袋里,趁着夜色的掩护,将粮食用毛驴驮往山里八路军根据地,他从不多收八路军一分钱。
父亲不但给八路军偷运粮食,还帮八路军当向导带路。解放前夕,几个八路军便衣深更半夜从我家房后摸到我家,我家那条大黄狗叫个不停,父亲赶紧穿上衣服,将狗嘴捂住,用绳子将狗嘴捆好。他将认识的几个八路军便衣侦察员,深更半夜沿着铁路边的庄稼地头一直带到琉璃河伪军炮楼底下,没过两天,就被从山里下来的八路军将炮楼给炸掉了。父亲背地里告诉我,他干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件大事,他为了八路军夜间找他带路方便,下了狠心把我家那只大黄狗吊在树上从嘴里灌水杀了,从此我家一直不养狗。
解放前夕,我在河滩地边放驴,亲眼看到一个穿着老百姓衣服,头戴大草帽的中年男子,从我家高粱地里大步流星穿过,父亲告诉我,那是山里下来的八路军便衣侦察,他腰里都别着家伙(短枪),从此,八路军便衣英勇潇洒的形象便刻在我的脑海里。
我真正面对面认识八路军那还是在1948年秋天。东北野战军大军南下,途径我村时,一个团的人马就驻扎在我村,部队领导看到我家地理位置在全村属最高点,宅基地较大,院内宽敞,又有养牲畜的马棚和喂牲口的食槽,还有马吃的草料,他们就决定将团长和几个警卫员骑的战马一同安置到我家。父亲为给团长腾出住房和马棚,他赶着牲口到西山装孤院寺庙附近草地上去放牧,母亲带着我住到一墙之隔的西院瞿淑敏家。团长和警卫员就住在我家东屋的大炕上,几颗手榴弹就摆在我家窗台上,他们的手枪都一直挎在身上。
自从我家住了解放军,我整天高兴的比过年还开心。团长吃饭时也叫我跟着他一起吃,我吃饱了喝足了就拿根木棍跟在战士后面比划练刺杀,他们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我也跟着唱,很快就学会了,我还跟他们学会了《我是一个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几首红色歌曲。
最使我终身不忘的是八路军救了我的命。有一天我得了急性肠炎上吐下泻,肚子疼得我满地打滚,吓得我哇哇大哭,村里又没有医生,母亲也急得束手无策,就在这关键时刻,八路军团长知道我的病情后,立即叫军医到我家给我打了一针“盘尼西林”(青霉素),病痛很快就得到了好转。当时警卫员叔叔就告诉我,这种药非常珍贵,是在战场上为抢救重伤员用的,一般伤员都不给用。而我享受了这种特殊待遇,这件事虽时隔80来年,但我至今都铭刻在心中。
为了报答团长救了我的命,团长中午躺在炕上睡午觉时,我怕他热,就用双手握着棕扇给他轻轻扇风。团长睡醒后,看我不睡觉却给他扇风,感动的他一把把我搂在怀里,对我说:小鬼,快快长大,长大了找我去当兵。
1963年3月我如愿以偿的当上了铁道兵。在北京铁道兵机关礼堂亲耳聆听了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和罗华生副司令员给我们讲述他们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和在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战斗故事。我们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后来我们的几任老领导吕正操、崔田民等首长都是威震四方带领八路军在前线跟日本鬼子拼杀的英勇指挥员。我感到在他们的手底下当兵再苦累也觉得无上光荣。
1964年春天,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李曼村将军,在北京南苑机场给我们作国际形势报告时,他还给我们全连战士讲述了他在山东胶东地区带领八路军一团人跟日本鬼子英勇战斗的故事。中午吃饭时,连长董勤春给他多加了三个荤菜。李曼村一看这桌上摆满了这么多菜,就问连长:“班里的战士是不是吃的跟这一样的菜?”连长如实回答;“我给您多加了几个菜。”李曼村生气的说:“不行,我要和班里的战士吃一样的菜,不能搞特殊化。”此时,连长和指导员处境都非常尴尬,进退两难。在这关键时刻,还是李曼村的秘书牛荫西(中校干事)站出来帮助解了围,他从口袋里掏出10元钱交伙食费,李曼村二话没说也掏出10元钱摆在饭桌上,等司务长黄银章开完伙食费收据后,他们才端起饭碗吃饭。此时,我躲在一旁等他们吃完了,我再吃。
没想到李曼村却对连长说:“叫文书也上桌一起吃”。那种场面我一个新兵蛋子第一次陪将军吃饭,简直是受宠若惊,小心翼翼地边吃边听李曼村讲话。李曼村用浓重的胶东口音对大家意味深长的说:“过去我们八路军为什么能打胜仗,就是因为官兵团结一致,干部从不搞特殊化,打仗时身先士卒冲在前面,所以才能取得节节胜利。”他这句话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铭。我从当干部那天起处处跟战士打成一片。
在成昆线打隧道时,我带着一个排,跟战士一起在硝烟弥漫的随道里打眼放炮,月月都提前完成任务。我在修青藏铁路当指导员时,腰负重伤,在医院治疗还未痊愈,我带着满腰的一圈石膏,提前出院,每天跟战士在天寒地冻严重缺氧的雪域高原工地上坐在路基旁指挥施工。由于我带病跟战士一起参加施工,使他们深受感动,每月都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全连180多名干部战士在我这个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将一个在全师倒数第一的落后连队一跃变成了全师最先进的样板连队。铁十师师长姜培敬和副师长龚照德在我连亲自主持召开了“施工和内务卫生标兵连队”现场会。会后49团党委还给我记了三等功。
回忆我在部队这16年多时间里,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个部队基层指挥员,每一步都离不开这些“老八路”的精心培养。我的连长和指导员他们都是在胶东地区参加的八路军。我的教导员孙承祥给我看过他当年在八路军队伍里身着灰色军装,腰挎大木盒子(驳壳枪外套)的英姿照片。我的团长肖继海当年在河南是八路军的连长。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老八路”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一致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如今这些“老八路”首长虽然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们那种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作者简介:
肖春连 北京市房山区人,1963年3月入伍,曾在铁十师49团历任过宣传干事和指导员职务。1978年转业到江苏靖江后曾任过政府军转办主任和机关管理局长等职。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头版和二、三版显著位置发表过五篇文章,还在《工人日报》、《农民日报》和《新华日报》、《文汇报》、《江西日报》、《扬州日报》、《泰州日报》、《凉山州报》以及《散文选刊》和《青海群艺》发表过200多篇散文。还被江苏广播电视台评为二等奖。现是江苏泰州作家协会和《散文选刊》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老铁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