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年他在中国戏曲学院蹲了七年,嗓子够亮,身段够帅,可惜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往京剧舞台一站,锣鼓点还没响,观众先笑场:这哪是杨宗保,分明是误入片场的篮球运动员。
“京剧七年白练?
TVB跑龙套?
连奕名这波操作,简直把一手好牌打成了教学反面教材。
”
当年他在中国戏曲学院蹲了七年,嗓子够亮,身段够帅,可惜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往京剧舞台一站,锣鼓点还没响,观众先笑场:这哪是杨宗保,分明是误入片场的篮球运动员。
师父一句“你适合去演电视剧”,把他踢进了影视圈。
香港永盛那阵子,他粤语烫嘴,每天收工回出租屋,对着镜子练“你好犀利”,练到舌头打结。
好不容易混进TVB训练班,结果赶上合拍片退潮,粤语片减产,他又灰溜溜回内地。
武术底子救了他一命,《一双绣花鞋》《血色浪漫》里,他一边演硬汉,一边兼职动作设计,剧组兄弟都喊他“连指导”,听起来挺风光,其实就是个拿两份工资的打工人。
2004年那场朋友局,陈实穿着件旧卫衣就来了,素颜,头发随便一扎,连奕名心里咯噔一下:这姑娘不装。
后来拍《野火春风斗古城》,道具库突然起火,陈实冲进去把呛晕的连奕名拖出来,自己眉毛烧掉半截。
剧组都傻了,这姑娘平时温吞,关键时候比消防队还猛。
三个月后,两人闪婚,婚礼请柬上印着“救命之恩,以身相许”,宾客笑到拍桌子。
可惜童话保质期太短。
女儿出生后,连奕名天天泡在横店,陈实在家抱着娃看育儿书,电话里永远是“你什么时候回来”。2009年拍《历史的进程》,他遇见杨若兮,小姑娘在片场啃苹果,汁水顺着下巴滴到戏服上,他鬼使神差递了张纸巾。
三个月后,他回家摊牌:“我们离婚吧,我净身出户。
”陈实没哭没闹,只问了一句:“女儿归我,行不行?
”
吃瓜群众最擅长记仇。
杨若兮微博评论区常年飘着“小三”两个字,连奕名从男主变成“渣男专业户”,戏约断崖式下跌。
最惨的时候,他在网剧里演女主她爸,镜头不到三分钟,弹幕飘过:“这不是当年那个硬汉吗?
怎么混成这样了?
”
反观陈实,改名陈佳妍,带着《太子妃升职记》杀回来。
太皇太后往那儿一坐,网友惊呆:“这不是连奕名前老婆?
气场两米八!
”后来上综艺,她自嘲“单亲妈妈战斗力MAX”,带货直播三小时卖空库存,连品牌方都懵:这姐们以前是演员?
最魔幻的是,连奕名偶尔在横店碰到陈佳妍,她带着助理风风火火走过,连个眼神都懒得给。
有次他鼓起勇气打招呼,陈佳妍回头一笑:“连老师,您女儿钢琴比赛拿了第一,您知道吗?
”他愣在原地,手里保温杯的枸杞都凉了。
杨若兮这边倒挺争气,文艺片里演抑郁症诗人,素颜出镜,豆瓣影评一水儿“演技炸裂”。
有次采访被问“小三”标签,她直接怼:“我结婚十年了,键盘侠还在用诺基亚吗?
”台下记者憋笑到内伤。
现在连奕名在抖音开武术课,教网友“三招制服醉汉”,评论区最高赞是:“连老师,当年要是把这套功夫用在婚姻上,说不定……”他回了个狗头表情,没再说话。
陈佳妍直播时偶尔提起前夫,语气平静得像说天气预报:“男人啊,总以为换个人就能重启人生,其实bug早写进系统里了。
”
娱乐圈最残忍的不是翻车,是翻车后所有人都在看你笑话。
但你看,陈佳妍把烂牌打成王炸,杨若兮用作品洗白,连奕名在短视频里重新找到存在感——说到底,谁还没个下半场?
只是有人用演技翻盘,有人靠流量续命,还有人,在教孩子练基本功时,突然懂了当年师父那句“你适合演电视剧”的真正含义:舞台太小,人生才是大戏。
来源:在海边追逐海浪的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