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7万元起的豪华电动越野车,一年只卖出824辆,曹东杰在猛士科技的征程,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摘要:9月12日,东风猛士宣布曹东杰卸任总经理,另有任用,接任人选暂未公布。这一消息来得有些突然,但细观猛士科技近年来的发展,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9月12日,东风猛士宣布曹东杰卸任总经理,另有任用,接任人选暂未公布。这一消息来得有些突然,但细观猛士科技近年来的发展,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曹东杰作为东风本田早期建设者,2020年起主导猛士项目,推动了猛士917和M817两款车型的落地。然而,在看似产品线不断完善的同时,猛士科技的市场表现却始终未能达到预期。
市场现实:雄心壮志与销量困境
曹东杰曾信誓旦旦地放出豪言,称猛士917是“中国豪华电动越野第一车”,并在2023年内限量发售1687辆。
然而现实却给了猛士科技狠狠的一盆凉水。东风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猛士917在2023年的累计销量仅为824辆,连限量目标的一半都不到。
进入2024年,销量有所增长至2101台,但2025年前七个月再次下滑至689台。这样的市场表现与初始战略愿景相比,几近冰点。
战略转折:从高端豪华到性价比求生
面对惨淡的市场表现,曹东杰带领的猛士科技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原本高端的品牌定位开始转向亲民路线。
猛士科技在今年8月推出了第二款车型M817,起售价降至31.99万元,比预售价还下调了1万元,配合上市权益高达7万元。
这一价格策略与第一款车型猛士917形成了鲜明对比。猛士917增程版和纯电版售价分别达到了63.77万元和69.77万元,改装版本的价格甚至可超过100万元。
华为加持:技术救赎与市场认可
猛士M817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0和鸿蒙座舱5.0,全部随车交付即可使用。这种“华为全家桶”的配置,在硬派SUV上尚属首次完整交付。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在云端训练完的模型,能够部署在车端,这是一个全新架构的升级。我们加强难度以后,相当于做了很多的奥数题,比实际场景难1000倍”。
市场对华为技术的认可度明显高于猛士品牌本身。终端销售反馈显示,超过六成用户的购车动因源自华为ADS4.0的加持,而越野性能只是锦上添花。
渠道困境:全面亏损与目标退守
猛士科技的渠道网络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位接近东风猛士的渠道负责人透露,目前,猛士直营门店全部处于亏损状态,“总部现在的目标甚至不是盈利,而是‘少亏一点’”。
在北京某猛士体验中心,由于长达两年的巨额亏损,新车展厅几乎三分之二的面积已经让给其他品牌。这种场景虽然在国内汽车市场并非个例,但普遍出现在英菲尼迪、雪佛兰等市场份额日趋边缘的品牌。
据东风集团股份盈利预警,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0.3亿至0.7亿元,同比降90%至95%。除合资品牌销量大跌外,自主事业研发、品牌及渠道投入持续攀升也是造成公司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竞争压力:红海市场与品牌定位
猛士M817将价格压入30万元区间,势必要面对最激烈的竞争和最挑剔的用户。这个价格区间既不属于传统豪华品牌价格带,也难被视为大众购车预算带。
2025年前七个月,方程豹8累计销量14186台;坦克500销量超过33163台,月均销量近5000台。相比之下,猛士M817未来四个半月的目标仅为1.5万台。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5年前七个月,在新能源乘用车中,只有30万元-40万元价格区间的产品出现销量同比下滑,其中尤以30万元-35万元下降最为明显,相比2024年同期下降18%。
换帅考量:战略调整与未来展望
曹东杰的卸任,发生在猛士科技面临巨大市场压力的背景下。虽然M817在预售阶段一小时订单量破万,但实际交付情况仍有待观察。
东风汽车对于猛士科技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新的千亿元级的公司。“在东风汽车内部,岚图、猛士科技、奕派都以千亿元作为自己的目标”。
猛士科技迫切需要一位能够进一步推动营销与渠道革新的新领导者,来应对方程豹、坦克等竞品的竞争,实现品牌的真正突围。
结语
猛士M817上市后半个月内曾登上30万以上硬派越野SUV销量榜榜首,但9月首周销量仅229辆,与坦克500的1362辆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华为为M817立下“四个半月,完成1.24万台销售任务”的“军令状”,而东风集团内部的预期则为1.5万台。
新任总经理将面临的是一个仍在亏损中的渠道网络,和一个在豪华与大众市场之间徘徊的品牌。
来源:汽车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