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良:《五大道民间记忆》编后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06:58 1

摘要:世事如流水,瞬息已云烟。时间最经不起折腾,《五大道民间记忆》即将出版,然距初稿完成已快四年了!

世事如流水,瞬息已云烟。时间最经不起折腾,《五大道民间记忆》即将出版,然距初稿完成已快四年了!

《五大道民间记忆》,王振良、石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25年6月版。

声名遐迩的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粹。随着近岁天津城市旅游业之崛起,其文化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2010年前后,天津民间即有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的动议,甚至为此还进行了一些前期准备。不过“申遗”毕竟是件大事,无论对天津这座城市来说,还是对这座城市的公众来说。

申遗自然要提供充足理由,核心是得找到遗产与世界对话的通道,证明其所包蕴的世界性意义,有资格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而五大道对话世界的最重要通道,显然是建筑以及与之有关的人。

建筑除了使用价值之外,还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附加价值,如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景观价值、民俗价值等,但建筑的这些价值都离不开人的浸润——有了人,建筑才会有温度;有了故事,人才会有活力;有了建筑,故事才会有依托——人、故事和建筑相辅相成,五大道才充满历史的趣味和文化的生机。

天津五大道

为了再现更多五大道的故事,我们希望对五大道原住民进行系统访谈,以口述史料形式深度揭示其更多历史文化内涵。

2021年秋季学期,经过差不多两年的探索,我在新闻传播学院新设口述历史采编实务课程,选修课程的2020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就此成为这一探索的“践行者”。其时因为新冠疫情防控,出校采访多受限制,但我仍把五大道设定为口述主题。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访谈历时两月顺利完成,随后进行了精彩的结课成果报告会——不仅同学们经过访谈和报告的历练有所收获,我作为幕后指手画脚者也颇有收获,而且第一次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妙处。

《天津学》第一辑

接受采访的老居民,不管受访时居住在哪里,但必须得有五大道或其周边区域的生活史,而且时间还不能太短,否则谈来隔靴搔痒,访谈价值会大打折扣。

根据这次访谈录音,同学们整理出27篇口述史料,总计40多万字。对于新闻学专业学生来说,口述历史采编实务课程是一次综合训练——资料检索能力、访谈策划能力、沟通控场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评论写作能力、新闻摄影能力,都得到了综合展示与提升。

这门课程也坚定了我从事口述历史教学的信心,此前组织学生进行口述历史访谈,都是对新闻写作学课程进行的变通,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

这部《五大道民间记忆》,不仅留下了五大道原住民的集体记忆,也留下了我教育教学生涯的个体记忆。

《荏苒芳华:洋楼背后的故事》

书稿大体编定之后,出版困难也随之而来。我同多家出版社谈起此选题,大家都认为是本好书,但又全不看好发行量。

最后在唐舰老师推荐下,天津古籍出版社欣然接纳此书。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和文化研究所的石玉兄,在我冗事繁杂无暇顾及的情况下,根据“最小干预”原则精心通校打磨书稿,使得原住民口中的五大道变得更加精彩有序。

《五大道民间记忆》与《南市民间记忆》类似,也是我“教学—实践—出版”一条龙探索的成果,因此纳入“海河书系”出版。

《沽上琅嬛:天津藏书楼和藏书家》

此书历时四年才得以问世,于同学们来说或许仅是一抹校园生活的印迹,而于我来说却是教育生涯的极大告慰。为同学们喝彩,也为自己喝彩!

王振良2025年4月15日于沽上未知止斋

《南市民间记忆》,王振良、张翔、李弢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25年6月版。

附:《五大道民间记忆》目录

我所知道的五大道/李庚祥

梁家俊与润兴里的五十五年/梁家俊

袁家诚先生的回忆/袁家诚

“闲不下来”的我/宋永久

我眼中的五大道/关雅静

W:“五”大道的“吴”与“我”/吴铨英

我的往昔生活/季爱玲

故里陌上人,津门寻常客/黄克荣

结缘五大道/李小芹

用一生看遍五大道的风景/张廷信

五大道的印象/孙加祺

我的祖父周紫云与五大道/周锦章

伴“化”一生,初心依旧/伉大器

五大道的岁月流年/宋文力

我与五大道/谢鸿展

岁月失语,惟字能言/王一鸣

清贫与幸福并肩的一生/王一鸣 陈织云

我低调从容的一生/张青霖

袁侃先生的回忆/袁侃

三位老居民的口述/王培良 匡澜 周雄杰

任嘉孚女士的回忆/任嘉孚

求是爱国的王家/王成

编后记/王振良

来源:古代小说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