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和某些人吃一顿饭,或者聊一次天,之后会觉得特别累,心情莫名低落,甚至啥也不想干了。而和另一些人相处后,自己却像打了鸡血,充满干劲,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和某些人吃一顿饭,或者聊一次天,之后会觉得特别累,心情莫名低落,甚至啥也不想干了。而和另一些人相处后,自己却像打了鸡血,充满干劲,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这不是你的错觉,这就是人与人之间“能量场”的影响。心理学中的情绪传染理论告诉我们,情绪真的能像感冒病毒一样,在人与人之间悄然传播。
负能量的人,会形成一个“情绪黑洞”,不断吞噬你身上的光和热;而正能量的人,则像一个“无线充电宝”,总能给你赋能,让你自信阳光、积极向上。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得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这绝非鸡汤,而是深刻的现实。
古语说得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意思是,和好人相处,就像待在满是香草的房间里,时间长了虽然闻不到香味,但你已经被香气浸染;和不好的人相处,就像待在卖咸鱼的铺子里,久了闻不到臭味,但你早已被熏得一身腥。
环境能潜移默化地改造一个人,人际关系更是如此。
我有个朋友小丽,有次和老公闹矛盾,到公司后和两位同事倾诉。
同事A一听,立马说:“男人都一个样!回家就往沙发上一瘫,不是玩手机就是躲厕所,让他干点啥只会说‘等会儿’。别指望了,凑合过吧。”
同事B却说:“哎呀,谁都有累的时候。下次你想让他做事,试试撒个娇或者换个说法,别直接命令。互相体谅一下嘛。”
你看,同一件事,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同事A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学会抱怨和认命;而和同事B相处,你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她解决问题的积极视角。
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久了,你的抗压能力会肉眼可见地变强,遇事第一反应不再是“怎么办啊”,而是“我来试试看”。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能量吸血鬼”?他们一开口就是抱怨、八卦和负能量,仿佛全世界都欠他的。听他们吐完苦水,你非但没帮上忙,自己反而像被抽干了一样,又累又焦虑。
更可怕的是,和他们相处时,你还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又说错了,引来他们新一轮的抱怨。这种人际交往,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内耗。
而正能量的人,则正好相反。他们是你的“情绪充电宝”,能帮你过滤掉那些无意义的纠结,把你的精力拉回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他们的两大核心价值:
帮你停止自我攻击: 当你自责“我做得太差了”时,他们不会放大你的错误,而是会看到你的进步:“比起上次,你已经进步很多了!”帮你跳出反复否定自己的怪圈。帮你有效缓解焦虑: 遇到难题时,他们的冷静和超强的行动力,会成为你的“定海神针”,让你从慌乱中平静下来,聚焦于“现在能做什么”。选择和谁在一起,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和正能量的人同行,你的世界会变得更轻盈、更明亮。
正能量的人,不仅是心态上的榜样,更是行动上的导师。
他们往往行动力爆表,善于总结方法。和他们做朋友,你能偷偷学到很多提升效率和管理情绪的实际技巧。
比如,当你纠结“我想跳槽/做副业,但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时,他们不会空洞地鼓励你“加油”,也不会打击你“别做梦了”。
他们会帮你分析:“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你能承受吗?如果能,那就去试试呗!大不了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这种 “支持试错”的态度,能极大地减轻你对失败的恐惧,让你更有勇气跳出舒适区。
更重要的是,在他们面前,你可以安心地做自己。你可以坦然说出自己的缺点和失败的经历,不用担心被嘲笑。因为他们通常会回一句:“我懂,我以前也这样。”
这种“被接纳”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能量。
先识别,再管理:花一周时间,悄悄观察你周围的人。听听他们平时的聊天内容,是抱怨多还是解决方案多?是传播焦虑多还是分享成长多?在心里给他们做个分类,然后有意识地调整接触的频率。学会“温柔地疏远”:
没必要撕破脸,但可以巧妙减少接触。当负能量者开始抱怨时,适时转移话题:“哎,你上次说的那件事后来怎么样了?”或者借口离开:“不好意思啊,我有个电话要赶紧回一下。”减少单独相处的时间。最关键的一招:让自己成为正能量源
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永远是:你想遇到什么人,自己就先成为那种人。从语言开始改变: 有意识地揪出自己的低频口头禅,比如“烦死了”、“累死了”、“真倒霉”,把它们换成“没事儿”、“我来试试”、“真有趣”。专注自我成长: 当你自己的能量提升后,你自然会对低能量人群产生“排异反应”,同时,也会像磁铁一样,吸引更多高能量、同频的人来到你的生命里。
你的能量很宝贵,请把它留给那些能让你发光的人。
来源:运筹帷幄海浪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