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一线⑪】山钢股份:创新蝶变铸就钢铁脊梁 智造赋能破浪深蓝航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5 09:30 1

摘要:从深海装备的“国之重器”到数字孪生的智能工厂,从全球专利创新榜单到扭亏为盈的业绩突破,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钢股份”)以创新为引擎,以智造为路径,勇担“走在前、挑大梁”责任,为山东产业链锻造出一张闪耀世界的“硬核名片”,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

从深海装备的“国之重器”到数字孪生的智能工厂,从全球专利创新榜单到扭亏为盈的业绩突破,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钢股份”)以创新为引擎,以智造为路径,勇担“走在前、挑大梁”责任,为山东产业链锻造出一张闪耀世界的“硬核名片”,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

走进山钢股份宽厚板生产车间,火红的钢坯在1200℃高温下淬炼成型,最终蜕变为耐低温、抗疲劳的高端海洋工程用钢。这些钢材不仅是跨海桥梁的“骨架”,更是深海钻井平台、海上风场的“生命骨架”。

面对行业周期波动,山钢股份精准切入海洋工程用钢赛道,抢占深海装备制造的战略制高点,攻克高洁净度、高强韧性、耐腐蚀性等关键技术瓶颈,成功研发出耐低温、抗疲劳的690系列高强海工钢,实现了从A级常规强度到E级超高强度的全等级覆盖,在钢铁行业逆势突围。

技术突破背后,是强大的研发支撑。山钢研究院/技术中心实验室配备全球领先的检测设备,通过高倍组织观察和微纳米级夹杂物分析,精准把控钢材质量。“我们甚至能在零下60℃的极寒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山钢研究院/技术中心研究员赵培林说。

目前,山钢股份已实现690系列高强海工钢全覆盖,获颁ABS等九大船级社认证,成为中国船舶集团“金牌供应商”及北海造船唯一钢板供应商。

从“论吨销售”到“按性能定价”,从“价格竞争”到“技术领跑”,高端钢材从山钢股份生产线奔向全国、走向世界,以技术突破重构市场话语权,让“中国制造”挺立深海之巅。

不仅如此,在数字化转型的“战场”上,山钢股份以3800立方米高炉为突破口,打造钢铁行业的“数字大脑”。

在山钢股份3800立方米高炉控制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生产数据。“高炉的成本、能耗和碳排放占钢铁企业总量的70%左右,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山钢股份运营改善部/AI数智部副部长李朝阳介绍。

面对高炉多变量、非线性、数据量庞大的挑战,山钢股份以数字化“破局”,引入数字仿真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铁水温度、物料投放等关键参数的精准控制。“数字化研发为我们节省了80%以上的产品开发成本,显著提升了效率和品质。”板带研究所区域师王腾飞表示,极致轻量化的500MPa级风电钢板,将塔架用钢强度推向全球巅峰,年减碳285万吨,产值达4.5亿元。

依托山东算力基础设施,山钢股份构建全流程智能生产体系,2025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利润总额达2.93亿元。钢铁“黑匣子”被数字之光穿透,传统车间正蜕变为“智慧工厂”,数字化转型红利持续释放。

山钢股份坚持“高端驱动、技术引领”,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搭建起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与高校、院所及下游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与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上,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发布2025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 、 2025全球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 ,山钢集团荣登2025全球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第11位,山钢股份位列中国第7位,获评“专利创新较强企业”。

当传统钢铁拥抱创新与智造,当技术攻关转化为行业标准,山钢股份以低碳智造,挑起了山东制造业的大梁,更在全球竞争中擦亮了“山东好品牌”的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条“含金量”与“含绿量”并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制造业强省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钢城融媒:王超)

来源:幸福钢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