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然想起去年这时候,我早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就等零点一到疯狂下单。可今年不一样了,看着家里柜子里还没拆封的洗衣液、抽屉里堆着的面膜,突然觉得“再买就是给自己找罪受”——这半年专注消耗囤货,居然比拆快递还爽。
最近刷到“保价双十一”的消息,突然想起去年这时候,我早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就等零点一到疯狂下单。可今年不一样了,看着家里柜子里还没拆封的洗衣液、抽屉里堆着的面膜,突然觉得“再买就是给自己找罪受”——这半年专注消耗囤货,居然比拆快递还爽。
以前总被“双十一不买就亏了”的念头牵着走,洗发水还剩大半瓶,看到打折就囤了三瓶;面膜还有一抽屉,直播间说“买十送八”就忍不住下手。结果呢?过期的牙膏扔了半盒,临期的面霜硬着头皮往脸上抹,钱花了不少,还总觉得家里乱得喘不过气。今年开春狠下心,把所有囤货列了个清单:沐浴露还能撑三个月,洗衣液够用到年底,就连洗面奶都有两支新的等着开封。从那以后,非到“空瓶”绝不买新的,日子居然清爽多了。
就说洗衣液吧,以前总觉得“多囤点踏实”,结果堆在阳台角落占地方,每次拿取还得挪来挪去。现在盯着最后半瓶用,快没了就兑点水接着用,硬是把“将就”过成了“精打细算”的乐趣。用完那天,把空瓶子洗干净卖掉,居然有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比拆新瓶子时的兴奋劲儿还持久。
护肤品消耗得更有意思。以前瓶瓶罐罐摆一堆,这个用两次那个试一下,总觉得“下一个更好用”。现在逼着自己用完一支再开新的,反而发现有些被遗忘的面霜其实挺适合自己。空瓶的那一刻,不是急着补货,而是先想想“真的需要吗”——上个月面霜用完,本来想趁着打折买新的,摸了摸脸发现皮肤状态挺好,干脆先用着爽肤水,居然也没觉得不舒服,这一下又省了几百块。
最意外的是厨房。以前总囤各种酱料,什么照烧汁、沙拉酱,买的时候想着“偶尔做一次”,结果大多放到过期。现在只留常用的生抽和盐,想吃特殊口味的,就用现有调料混搭,居然琢磨出不少新吃法。上周试着用番茄酱和蚝油调了个酸甜汁,浇在炸薯条上,比买的现成酱料还好吃。
其实消耗囤货的爽,不在于省了多少钱,而在于找回了对生活的掌控感。不用再被“优惠”绑架,不用为堆积的物品焦虑,看着家里的东西一点点变少,空间一点点变空,心里反而更踏实。离双十一还有俩月,与其急着列清单,不如先打开柜子看看——那些去年囤的货,真的都用完了吗?或许像我这样,先清空囤货,再决定要不要买新的,会发现生活原来不需要那么多“备份”,够用就好,简单最爽。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