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上海卫星零的突破!研制地点就在闵行!

360影视 2024-12-22 01:28 4

摘要:12月21日,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原创微电影《少年问天宫》正式播出。“闵行少年星”是由闵行师生与航天专家共同研制的全国首颗重量达50公斤的科普教育卫星。微电影还原了“闵行少年星”从无到有的过程,重现闵行少年在科技强国道路上的追梦之旅。

12月21日,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原创微电影《少年问天宫》正式播出。“闵行少年星”是由闵行师生与航天专家共同研制的全国首颗重量达50公斤的科普教育卫星。微电影还原了“闵行少年星”从无到有的过程,重现闵行少年在科技强国道路上的追梦之旅。

你知道吗,上海首颗卫星的研制和运行成功,也与闵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哦!

1975年7月26日,长空一号卫星03星(前两颗星因火箭发射失利未进入太空)发射升空并成功在轨运行。这颗卫星研制地点就在闵行华银路上的上海汽轮机厂锅炉研究所!

一起来看刊于《解放日报》的这篇文章——

1975年7月26日,长空一号卫星03星(前两颗星因火箭发射失利未进入太空)发射升空并成功在轨运行,地面测试数据表明,星上仪器设备均正常工作,遥感图像清晰。上海首颗卫星的研制和运行成功,标志着“零”的突破。

鲜为人知的是,当年,上海机电一局是作为一家生产民用产品为主的单位进入卫星研制领域的,承担卫星总体设计和技术任务。本市有十多个工厂、研究所承担了卫星各分系统及单机的研制任务,参与协作配套的企业和院校更是多达562个。之前,他们谁也没见过卫星是什么样子的,但他们仅用短短3年时间,制造出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长空一号卫星。作者供图

锅炉研究所成了保密单位

1969年8月,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上海下达了研制火箭和卫星任务,火箭和卫星任务合并起来叫“701工程”。时任机电一局领导的蒋涛任卫星研制领导小组组长。

卫星刚上马时,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一没有研制设计人员,二没有研制设备,三没有试验设备。一切为零,白手起家。

经过多方勘察选点,卫星研制地点最终选择闵行华银路上的上海汽轮机厂锅炉研究所。该所在汽轮机厂马路对面,独立封闭,环境幽静,鸟语花香,就像个小型公园,两幢办公楼之间还有一个游泳池。于是,这里便成为上海卫星研制的发源地。因保密的原因,单位名称几经变更。当时该单位对内叫701车间,对外叫上海华银机器厂。后来因体制变化,对内叫509所,对外挂牌叫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接下来招兵买马成为头等大事。面对专业人才紧缺这一难题,由上海市出面协调,将北京的卫星专家孟执中(后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魏钟铨等十多人调到上海,以加强卫星总体的设计力量。同时又从上海各个工业局及有关院校抽调了部分科技人员,这样就组成了卫星研制的基本队伍。

当年参与长空一号卫星研制的科技人员邹定玉回忆:“1970年3月7日,‘三八’妇女节前一天,单位里通知我去机电一局开会,因为这项任务十分保密,通知的人显得有点神秘兮兮的。到了那里才知道,机电一局承担了党中央交给上海工人阶级一项重要的卫星研制任务。尽管我在北航学的是飞机设计专业,与卫星研制差距很大,我依然为自己有幸参与卫星研制而感到无上光荣。记得会议主持人说,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大家回去好好休息一天,后天一早来报到。3月9日,我们一帮人被一辆车子拉到了地处闵行的701车间,从此,我与各种各样的卫星打了一辈子交道。当时我的工号是72号,说明这个单位人数不多,直到1971年底也就300多人。那时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所有人员由单位党组织推荐,并经过严格的政审,如家庭成分不好或有海外关系的则不能调入。所以该单位超过半数人员都是共产党员或转业军人。”

市里将701车间定为军管单位,单位门口不挂牌子,并设有部队岗哨。卫星单位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将各个部门统编入5个连队,由部门主任担任连长。金加工车间被编入一连,该车间是清一色的工人,理所当然地列为“排头兵”。而本应排在第一位的卫星设计总体部门,因为都是知识分子,所以只能屈居二连。其他分系统研制或试验部门则分别编入三连、四连、五连。

该单位从上海建筑工程机械厂借调了一位姓程的技术员,这位技术员很聪明,结构设计能力很强。由他绘制的长空一号卫星立体图,清晰明了,非常形象化。当年周总理看到这张卫星图,也高度赞赏。可是,因为程技术员与一位不是工农家庭出身的姑娘谈恋爱,组织上认为不利于保密,劝他放弃。但他执意与姑娘保持恋爱关系。组织上严肃批评了他,并把他退回了原单位。而原单位正要重用他,马上任命他为厂总工程师。

第一颗卫星高空坠落

长空一号可以说是一颗技术创新卫星。当时国外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国内工业基础相当薄弱,许多关键技术没有得到突破,使得长空一号的研制过程异常艰难。

1970年2月,研制人员拟订出卫星总体方案设想。

为配合卫星工程,供卫星研制用的力学环境和真空运行环境的地面模拟试验设备安装工作同时起步,其中有大型跌落式冲击台、大型离心机、大型及小型空间模拟器设备等,先后于1970年内完成。这些设施的建成充分发挥了上海地区的工业优势与上海工人阶级的创造能力,是大协作的成果。以KM5空间环境模拟器为例:主要研制单位上海曙光机械厂的工人奋战两昼夜,便完成了真空系统的安装任务;七建公司一个组的工人只用4个昼夜就完成了26米高厂房的砌墙任务;5米直径、120毫米厚的大法兰盘采用焊接结构,要求不能变形,结果上海电炉厂工人用7天时间建了一个露天环形炉,保证了热处理任务的按时完成;上海锅炉厂工人在焊接直径5米、高度7米的真空容器时,一次就成功,无一焊点返工。而搬运工人在缺乏大型起重设备的情况下,巧妙地应用滚轴接力的方法,将真空容器安全运到安装现场。

由于上级对卫星的进度要求抓得很紧,在“鞭打快牛”中,第一颗长空一号卫星于1973年9月18日即参与首次发射。遗憾的是由于火箭故障,首颗卫星发射失利。当时火箭一级工作正常,但二级姿态控制游动发动机出了问题,随即箭体失去稳定并偏离轨道,后被自行引爆炸毁。

卫星未能进入轨道,星上计算机随火箭从63千米的高空跌落到农田里。研制人员将这一残骸运回上海,经检查,发现星上计算机外壳虽然遭受严重损伤,但其电路板通电后仍然能正常工作,堪称奇迹。

为此,当时搞卫星的同志曾幽默地说:“我们的好心(星)碰到了你们的坏弹(箭)。”

周总理两次听取汇报

在那个年代,火箭和卫星发射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每次发射前,周恩来总理作为国家重大专项委员会主任,要听取有关人员的工作汇报。

据时任长空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孟执中回忆,他曾两次向周总理汇报长空一号技术状况。第一次汇报是在1973年6月20日晚上,全体汇报人员围坐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内,大家热切地盼望周总理的到来。21时整,周总理健步来到大厅,他环视了一下到会的同志,又看了卫星和火箭的各种汇报图表,然后高兴地说:“科技人员都这么年轻,上海大有希望!”孟执中由于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大场面,不免有些紧张,便拿着稿子念。开头刚称呼“尊敬的周总理”,总理便用亲切的语气说:“不要称官衔,要称同志。”简短的一句话,让他紧张的心情顿时消失。周总理继续说:“你是专门搞卫星研制的,应该对业务很熟悉,完全可以放开来脱稿讲。”经周总理这么一提示,孟执中很快镇静下来,梳理了一下头绪,十分流畅地向总理作了详尽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周总理不时地用笔在汇报材料上画杠杠,留心每一个细小的问题,并经常提问,及时作出指示。当汇报到卫星研制和其他工作的相互关系时,周总理意味深长地说:“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卫星围绕着地球转,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共产主义这一共同目标。如果各行其是,那么什么工作都搞不好。”周总理对航天产品质量高度重视,在会上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质量方针。他说,这是要求你们把工作做得更好,航天是高、精、尖产品,要保证发射成功,就必须特别注重产品质量。

那天汇报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周总理非常高兴地对大家说:“你们都很年轻,航天产品就要靠你们这些懂科学技术的年轻人了。拜托各位,用发射成功的捷报,为伟大祖国锦上添花。”

第二次向周总理汇报是在同年8月14日,卫星发射前,总理要专门听取一次汇报。孟执中和汇报团队乘专机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赶到北京,汇报会安排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那天17时左右开始汇报。其间,周总理突然接了一个紧急电话,他便叫大家等一等,并特地关照:一定要在人民大会堂吃晚饭。周总理心里总是装着他人,这一细节让在座的所有人感动不已。

过了一会儿,周总理又专门来电,转告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并致歉意,约定第二天下午再开会。15日16时,汇报会正式开始。此时总理面色非常憔悴,据当时也参加汇报工作的老航天人周道鑫回忆:“总理在听取汇报过程中,我看到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女同志拿着一小包东西递给总理,总理随手打开纸包,把纸包里的东西倒进嘴里,并喝了一口水将药吞下。后来我们才知道,1973年总理已查出身患癌症,正处于治疗期间。”

长空激雷霆,红星照寰宇

1973年和1974年,两颗长空一号发射均因火箭原因遭遇失利。出师未捷“身”先死,实在让卫星人心有不甘。1975年5月,第三颗卫星再一次进入酒泉发射基地。6月,卫星进入整星综合性能测试与星箭匹配阶段。7月26日发射这天,周总理特派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马捷亲临现场指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在发射前还特地打电话给上海试验队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恭候佳音。”21时29分,火箭点火起飞正常,携带着长空一号昂首飞向深邃的苍穹。星箭分离后,卫星在地面站的控制下,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接着,星上计算机启动工作,红外地平仪小风罩打开,卫星姿态稳定,工作正常。

22时,迫切等待好消息的叶剑英得知卫星发射成功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打电话给试验队:“祝贺你们把卫星送上了天,请向参加前线工作的同志们传达,向他们问好,祝他们胜利!”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闻知卫星发射成功的喜讯,顿时挥笔贺诗一首:“长空激雷霆,红星照寰宇。喜看风光好,再把险峰登。”卫星入轨后两小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就报告了卫星在轨的运行参数。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人们争相眺望的情景。新华社发

星箭发射成功,喜传捷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很快发来贺电。《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套红刊登这一特大喜讯。

同年8月,上海召开庆贺卫星飞行试验成功和总结大会。会议认为,长空一号卫星总体方案正确,卫星星载系统及各单机性能满足指标要求,卫星各分系统在飞行试验中得到考核。同时也指出了卫星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长空一号卫星首次发射成功,大大激发了研制人员的信心。以后卫星经过技术改进,又发射成功了两颗。从地面测控数据显示来看,卫星仪器设备可靠,工作正常,卫星寿命和可靠性都比原设计有了大大提高。

1970年至1976年间,上海共研制了6颗长空一号卫星,其中3颗发射失利。卫星老专家汤锐宾对最后一次失利刻骨铭心:那是1976年11月10日,也是发射长空一号卫星的最后一次失败。卫星起飞初始很正常,到了约8至15分钟时就没有了信号,站在现场观望发射的试验队员个个焦急万分。回到寝室,有的放声恸哭,有的吃不下饭,难受至极。尤其是带队领导及主任设计师们,泪水直流。当时施金苗(后任上海航天局副局长)是风暴一号火箭技术负责人,当他得知失败是运载火箭引起的,再也控制不住哗哗的泪水。晚上,基地司令员特地来慰问全体试验队员,他鼓励大家说:“打得不错!打了一个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

长空一号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其成绩可圈可点。卫星总体技术方案于1977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卫星、各系统及地面试验设备先后获得上海市、七机部(航天部)、国防科工委授予的科技成果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共66项。长空一号的许多成熟技术被应用于后续其他卫星研制工作中。

来源:今曰闵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