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牢牢把控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今天,抖音支付的突围之路并不轻松。为了追赶,这两年它“下血本”:从线上电商、本地生活,到线下收单、消费金融,抖音支付几乎无处不在。
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牢牢把控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今天,抖音支付的突围之路并不轻松。为了追赶,这两年它“下血本”:从线上电商、本地生活,到线下收单、消费金融,抖音支付几乎无处不在。
但这一切努力,终究只是补课。真正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构筑起护城河的,不只是“能收钱”,而是“能存钱、能赚钱”——也就是理财端的布局。
这块拼图,抖音现在还没有。
回顾支付宝的崛起,真正让它超越“工具”身份、成为用户资产管理中心的,是2013年推出的余额宝。那一年,余额宝靠着“比银行高一截”的利息,一夜间吸引了上亿用户,把支付宝钱包升级成了“你的钱袋子”。
微信也没闲着,随后推出零钱通、定期理财、基金超市,逐步完善在“资金出口”一侧的布局。
反观抖音支付,目前的金融服务几乎集中在“借钱”:放心借、抖音月付,分别对标借呗、花呗。官方宣传也主打“0息0费用”,吸引用户上车。
但问题是,靠借贷业务很难建立长期黏性。用户借完钱就走,平台赚的是一次性利差。而理财不同,它是持续的资金沉淀,是建立信任和粘性的关键。
一句话总结:抖音支付现在是“桥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早就是“水库”。
不是“想做”,而是“必须做”。
一方面,抖音金融要盈利。靠电商、广告、团购挣的钱越来越卷,金融是少数还能实现高毛利的业务。参考蚂蚁金服2020年招股书,理财科技平台半年收入超百亿,资产管理规模达4.1万亿元。
另一方面,抖音要巩固生态。做理财能让用户“把钱留在抖音”,进而提高整个生态的复购率、活跃度和付费能力。你不可能每天都借钱,但你可以每天查理财收益——这才是高频场景。
而且,理财用户往往是高价值用户。有了这部分人,抖音才能补全支付的“用户金字塔”。
有,而且不小。
首先,用户愿意迁移。大多数人并不“忠诚”于哪一款理财工具,他们更看重收益率和便捷性。如果抖音推出类似余额宝的货币基金产品,哪怕利率只比余额宝高0.1%,也足以吸引大批用户尝鲜。
其次,抖音有流量优势。目前,抖音系APP月活超7亿,短剧、直播、电商等场景天然适合理财推广。加上字节系在补贴上的一贯“豪爽”,只要愿意贴钱,用户教育完全不是问题。
第三,用户理财需求在增长。银行利率持续走低,“躺赚”不再,很多人开始寻找简单安全的替代品。相比股票、基金,“货币基金+零钱管理”的组合反而更稳妥,尤其讨普通用户喜欢。
抖音要补这块短板,其实路径并不复杂。
推出货币基金产品:先做“抖音活期+”或者“抖音宝”,对标余额宝/零钱通,构建理财入口。
平台内全流程打通:让用户在电商、直播、团购等消费场景中,用理财账户直接付款,实现闭环。
补贴拉新、积分激励:延续“放心借”那套打法,给新人送体验金、送收益券,鼓励留存和转化。
内容+金融结合:比如用短视频讲理财常识、用直播带货卖理财产品,甚至联合财经KOL打造“抖音财富号”。
这些打法,支付宝、微信已经验证过,抖音只需拿来“再创新”即可。
从支付到借贷,抖音金融已走出第一步;但要摆脱“工具”属性、成为一个真正的金融平台,必须迈出第二步——理财。
这一步,不仅关乎收入,更关乎用户粘性和平台定位。
如果说“大力出奇迹”是字节的增长秘诀,那“做出一个余额宝”就是抖音金融的成人礼。
迟早要做,与其等到用户被别的平台彻底锁死,不如现在就开始补课。
抖音支付已经不是“新手上路”,但要想杀进第一梯队,光靠收钱不够,还得“帮用户赚钱”。
支付宝靠余额宝起家,微信支付靠零钱通续命,下一款改变格局的理财产品,会不会来自抖音?
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老闫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