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乘用车市场能源结构转型、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以及LED技术在汽车行业持续渗透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全球汽车照明市场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从中短期来看,随着OLED、mini-LED、激光等新型光源技术以及ADB(自适应远光灯)、DLP(数字光处理)等先进
汽车照明行业:技术迭代、智能升级与全球竞争格局
1、汽车照明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汽车照明行业概况
近年来,在乘用车市场能源结构转型、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以及LED技术在汽车行业持续渗透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全球汽车照明市场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从中短期来看,随着OLED、mini-LED、激光等新型光源技术以及ADB(自适应远光灯)、DLP(数字光处理)等先进照明技术的逐步应用,汽车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场景将得到显著提升与拓展,从而推动单车汽车照明系统价值量的增长。2021-2026年全球汽车照明市场将以4.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5亿美元。
2021-2026年全球汽车照明市场产值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从全球汽车照明市场竞争格局上看,2024年前五大汽车照明制造企业分别为小糸(Koito)、法雷奥(Valeo)、马瑞利(Marelli)、海拉(Hella)和斯坦雷,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60%,行业龙头集中度较高。
从技术发展路径上看,在智能化、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升下,LED车灯凭借光线强度高、功耗低、使用寿命久、灵活性高等优点,其在全球汽车照明市场的应用渗透率逐步提升。
(2)国内汽车照明行业概况
国内汽车照明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809亿元,近四年年均增速约9.7%,增长得益于汽车产销量扩大及单车价值提升(LED大灯渗透率超81%,激光大灯等高端产品快速增长)。技术上,LED主导市场,激光、MicroLED等迭代加速,智能化功能(ADB、投影交互)成趋势。竞争格局中,华域视觉、星宇股份等本土企业崛起,外资份额收缩,供应链国产替代(芯片、模组、设备)持续推进。政策(能效标准、新能源红利)与消费需求(个性化、后装潜力)共同驱动行业发展。
2、汽车照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LED渗透率逐步提升,µAFS、Micro-LED等新型光源技术逐步推广应用,汽车照明系统进入“高像素”时代
未来中短期内,LED照明凭借其优异的光线强度表现、长使用寿命特性及低功耗优势,市场渗透率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伴随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的持续迭代与规模化推进,高像素智能汽车照明与视觉控制系统将成为未来汽车照明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之一。以OLED、Micro-LED、µAFS(微自适应前照灯系统)、MEMS(微机电系统)等新型光源为技术载体的汽车智能照明系统,将逐步完成市场化应用验证并实现量产落地。特别是在数字光处理(DLP)等前沿技术的创新驱动下,汽车前照灯单灯光源像素数量已突破百万级量级,标志着汽车照明系统正式迈入"高像素"技术发展阶段。
(2)ADB、DLP、BladeScan等智能技术逐步渗透,汽车照明安全性、智能化程度提升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安全高效智慧出行”愿景,乘用车智能化趋势推动汽车照明系统在稳定性、节能性、智能化和安全性上要求升级,需实现光线动态调整、驾驶预测提示等功能,倒逼控制模块功能与集成度提升。ADB、DLP、BladeScan等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当前乘用车前车灯ADB渗透率约9%、DLP约1%,预计2025年末分别提升至30%、5%。
(3)汽车照明智能化交互功能设计逐步成熟,“照明”迈向“表达”阶段
在半导体产业链日益完善、汽车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有利背景下,乘用车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汽车照明与视觉控制系统正从传统的照明及信号指示功能向更具智能化的"情感表达"功能演进。当前,汽车照明系统产品矩阵不断丰富,涵盖前照灯、后尾灯、氛围灯、迎宾灯、格栅灯等多元品类,同时定制化设计需求显著增强。未来,汽车照明系统将在夯实基础照明与信号功能的同时,重点强化人机交互体验,通过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性、操作舒适性与用户愉悦感。
(4)中国企业研发与制造优势逐步显现,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
从全球汽车照明市场看,过去十年以德国海拉、日本小糸等为代表的国际企业占据了市场半数以上份额。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地位日益突出,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新能源产销量最高的国家。与此同时,在我国半导体产业链逐步成熟的背景下,本土汽车照明系统制造企业软、硬件技术开发与结合的能力逐步提升,加之响应性与制造成本等优势,以华域视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业逐步突出重围,未来汽车照明市场的国产化步伐有望实现进一步提速。
3、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从行业技术水平及发展特征来看,智能化、节能化与安全性已成为汽车照明领域的核心发展方向。当前,高智能化、高度集成化及高精度的汽车智能照明与视觉控制技术仍主要由国际领先企业主导。我国汽车照明行业历经多年发展,已培育出一批具备完整自主研发体系的优势企业,并在部分高端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然而,从整体行业技术水平而言,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4、汽车照明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汽车照明行业主要参与企业包括小糸(Koito)、法雷奥(Valeo)、马瑞利(Marelli)、海拉集团(Hella)和斯坦雷(Stanley)等外资企业和以星宇股份、华域视觉为代表的内资企业。在汽车车灯控制模组细分领域,主要包括科博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晨阑光电器件有限公司、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江苏信利电子有限公司等,在汽车车灯细分领域,主要企业包括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南宁燎旺车灯股份有限公司等。
行业内主要企业介绍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5-2031年汽车照明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
来源:普华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