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合同的源头将坑减少至最低,在保持盈利性,资金的安全性,资金的流动性,及风险可控方面作出权衡。
第一、现金流管理不当
1、坑:
过度依赖应收账款导致资金链断裂;存货积压占用资金。
2、对策:
建立现金流预测模型,定期滚动更新;
优化应收账款政策(如信用评级、缩短账期);
推行JIT(准时制)库存管理,减少存货成本。
第二、财务数据失真
1、坑:
账务处理错误或人为操纵利润(如提前确认收入)。
2、对策:
使用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
定期内部审计+第三方审计;
分离财务岗位职责(如出纳与记账分离)。
第三、盲目扩张与投资
1、坑:
未经充分可行性研究即投资新项目,导致亏损。
2、对策:
建立投资决策委员会,严格评估ROI/投资收益率和风险;
采用敏感性分析模拟不同情景。
二、税务管理中的“坑”及对策
第一、偷逃税或不合规避税
1、坑:
虚开发票、滥用税收优惠引发稽查风险。
2、对策:
定期税务健康检查,确保政策适用性;
借助专业机构设计合规税务筹划方案。
第二、政策理解偏差
1、坑:
错误适用税率(如混合销售业务)。
2、对策:
设立税务专员跟踪政策变化;
使用税务管理软件自动更新规则。
第三、关联交易定价风险
1、坑:
交易定价不合理被税务机关调整。
2、对策:
1、准备转让定价文档,符合OECD/关联交易定价规则;
2、预约定价安排(APA)降低争议风险。
第四,来源于客户的坑
1、坑:
客户提合理的要求企业进迎合
供应商的纳税信用等级在B级以下不得合作
2、应对
对客户不合理的要求需拒绝及变通
对供应商纳税等级B以下的企业停止合作
第一、权限与舞弊漏洞
1、坑:
一人兼任多个不相容职务(如审批与执行)。
2、对策:
实施岗位职责分离(SOD);
关键流程设置多级审批(如采购付款)。
第二、资产流失风险
1、坑:
固定资产未登记或盘点不严。
2、对策:
引入条形码/RFID资产管理系统;
每年至少一次全面盘点+抽查。
第三、信息系统缺陷
1坑:
系统权限混乱或数据未备份。
2、对策:
定期测试系统安全漏洞;
建立灾备方案(如异地备份)。
第一、未建立风险清单
1、坑:
忽视新兴风险(如供应链中断、网络攻击)。
2、对策:
采用COSO-ERM/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定期更新风险矩阵;
针对高风险领域制定应急预案(如供应商备选方案)。
第二、过度风险集中
1、坑:
单一客户依赖或外汇风险敞口过大。
2、对策:
客户多元化+信用保险;
使用金融工具对冲汇率风险(如远期合约)。
第一、行业监管违规
1、坑:
未取得特许资质(如金融牌照)即开展业务。
2、对策:
设立合规部门,梳理行业监管要求;
参与行业协会获取最新动态。
第二、劳动与数据合规
1、坑:
社保缴纳不合规或泄露用户数据。
2、对策:
使用合规用工平台(如灵活用工)/非全日制用工;
遵守GDPR/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数据保护法规,加密敏感信息。
第三、反腐败与商业贿赂
1、坑:员工为拿项目支付回扣/医疗行业的低价销售/投放。
2、对策:
1建立举报通道+匿名审计;
2、员工签署《反商业贿赂承诺书》。
3、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加入反商业贿赂的条款
第一、顶层设计:
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将风控纳入战略。
第二、应用数字化工具:
采用ERP、GRC(治理、风险与合规)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控。
第三、文化塑造:
定期培训+案例分享,强化全员风险意识。
第四、外部借力:
聘请法律、税务、审计专业机构弥补内部能力短板。
第五、合同严控
从合同的源头将坑减少至最低,在保持盈利性,资金的安全性,资金的流动性,及风险可控方面作出权衡。
建立企业建立立项审批制,合同评估机制。
来源:财务总监微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