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阅兵后,俄方情报称,美军正秘密研发25款秘密武器对抗中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5 15:21 1

摘要:九三大阅兵,战机轰鸣,铁甲碾地,歼-20S双座隐形战机掠过天安门广场,东风-61高超音速导弹昂首而过,这场阅兵,不仅震撼了国人,也让全世界的目光牢牢锁定。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九三大阅兵,战机轰鸣,铁甲碾地,歼-20S双座隐形战机掠过天安门广场,东风-61高超音速导弹昂首而过,这场阅兵,不仅震撼了国人,也让全世界的目光牢牢锁定。

然而,当特朗普看完之后,美国密谋的另一个计划也开始加速推进,一份俄方提供的情报表示,美国国防部正在推进一个代号为“SHOTCALLER”的秘密计划,总投入高达108亿美元,他们正在研发25种新型武器,目标直指亚太局势。

那么它们为何频频对准中国?面对这一切,中国又该如何破解这步“高压棋局”?

一直以来,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从未停止过,无论是频繁的军演,还是在南海的军事巡逻,甚至是对“第一岛链”的加固,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始终视中国为所谓的“潜在威胁”。

但这次的情形变得尤为复杂,因为SHOTCALLER计划早已超出了传统军事研发的范畴,它的目标用一个词便可概括,碾压。

根据媒体报道,SHOTCALLER计划的核心是突破现有作战模式的限制,研发前所未有的25种新型武器,涉及领域之广、技术之复杂让人瞠目。

传统的军购模式在这个计划面前被抛之脑后,因为它太慢、太冗长。由五角大楼战略能力办公室主导,这个秘密项目直接采用“快速原型测试”的方式,以最快速度将技术原型变为实战装备,并通过与五个领域的协同作战体系整合,形成真正的压倒性优势。

从泄露的部分代号可以感觉,这些武器都十分的凶猛,“阿斯加德”,北欧神话中的诸神之地,这个代号似在预示一种至高无上的天基控制能力。

“阿斯加德”,北欧神话中的诸神之地

“黑色马林鱼”一种高速鱼类,显然隐喻高超音速武器的致命突袭,“拉撒路”和“传奇”这样充满复活与持续打击意味的名字,或许意味着美国正在研发一种持续作战的全能武器系统。

这25款武器不仅是单独的军事设备,更是一个有机集成的作战体系,涵盖陆、海、空、太空和网络空间领域,构建了多域协同作战的“杀伤链”。

这是一种完全打破传统作战理念的全新设计,试图在亚太地区冲突爆发的第一时间,用天基侦察系统快速捕捉目标,再以远程火力精准摧毁,最后通过多军种联合接管战场。

这种颇具“科幻感”的系统如果真的推向实战,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代战争的游戏规则,还未可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SHOTCALLER计划是一种技术与战略的“突袭”,那么它的启动时机绝不是偶然,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反应动作,在9月3日的北京阅兵上,中国所展示的一系列先进武器足以让美国感到“坐不住”。

东风-61高超音速导弹,这款集高动能和复杂机动线路于一身的“硬杀伤”武器,能够在极端短的时间内快速穿透敌方防线。

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号称航母杀手,被视为美国海军战群的噩梦,还有激光武器,这种几乎没有反制余地的系统更是未来战场的破局者,这场在天安门广场上展示的军事力量,让“第一岛链”的安全感几乎降至冰点。

美方显然被这次阅兵带来的震撼刺激得迅速调整步伐,俄方透露,紧接着阅兵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次闭门会议中直言,如果不加快步伐,在未来五年内美国将难以压制中国的军事技术进步。

这是美官方罕见承认自己在技术和战略布局上“落后于人”,于是,SHOTCALLER计划被推向前所未有的优先级,宛如一场博弈中的“全压赌注”。

SHOTCALLER计划看似雄心勃勃,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这却是一次高风险的军事豪赌,108亿美元的预算听起来确实不菲,但需要平均分摊到25个项目上,这意味着每个武器研发的经费并不充裕。

而武器研发的世界里,从技术研发、模型测试到实际装备部队,任何一环都会吞噬天文数字的资金,,美国军方长期以来的军购问题也让人对SHOTCALLER计划捏了一把冷汗。

像朱姆沃尔特驱逐舰和F-35战机,这些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项目都因预算超支、技术难产等问题沦为“教科书级的失败案例”,SHOTCALLER计划,真的能例外吗?

以高超音速武器为例,美国的相关研发尽管投入巨大,但与中国、俄罗斯相比始终稍逊一筹,无论是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还是助推滑翔飞行器,美国的技术迭代速度显然难以支撑起一场大规模冷启动的研发狂潮。

SHOTCALLER如果依旧走传统“高投入高回报”的路子,很可能会因兑现不了夸张目标而惨淡收场。

面对美国SHOTCALLER计划的来势汹汹,中国无疑要保持高度警惕,但应对之道并非以“对抗”为基础,而是在技术、战略和节奏之间找到理性的平衡点。

近年来,中国在非对称作战体系上的发展尤为突出,高超音速导弹、反卫星武器、电子战装备等,这些手段的真正强大之处并不在于与美军“硬碰硬”,而在于逐步削弱美军压倒性打击体系的完整性。

美国的“杀伤链”计划想要做到的无缝衔接,因为中国的非对称技术的存在,很可能在某些关键节点上失效,从而颠覆其压制效果。

中国对自主创新的坚持也让人倍感放心。无论是东风系列导弹的突破,还是“翼龙”等无人机的成熟,中国始终不急不躁地探索自己的路子,而不是盲目跟风搞军备竞赛,正如阅兵释放的信号:中国没有兴趣大搞“争霸”,但必要时,也绝不后退。

文章信源:

环球网---2025.09.13:《俄媒爆“美军正秘密研发25款机密武器对抗中国”,中方已多次批驳美有关论调》

看看新闻---2025.09.13:《拨款108亿美元!俄媒爆五角大楼研发25款机密武器》

来源:跳跳虎爱吃跳跳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