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道歉了 这场又双叒叕吵起来了的架可以“揭过去了”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5 15:30 1

摘要: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之争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虚高”,再是西贝贾国龙称罗永浩毁坏商誉要诉诸法律,一番争论之后,昨天罗永浩已经说“要去干正事了”,大家都以为舆论场中的这场唇枪舌战可以“告一段落”,但就在昨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

“西贝的生产工艺与顾客有较大差异,没有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与期待……”,今天中午,西贝致歉信出来了。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之争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虚高”,再是西贝贾国龙称罗永浩毁坏商誉要诉诸法律,一番争论之后,昨天罗永浩已经说“要去干正事了”,大家都以为舆论场中的这场唇枪舌战可以“告一段落”,但就在昨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群聊发言截图曝光,指责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舆论战”再次升级,罗永浩更是声称“这件事没法揭过去”。

直至今天中午西贝的道歉信发布,事情能否有转机呢?

我们来看看,现在舆论场中不外乎以下两种观点,一部分支持罗永浩的网友称,中央厨房、预制包装、加热即食的菜品都是预制菜,不应该卖那么贵的价格,餐厅理应告知消费者哪些是预制菜哪些是现炒菜,希望直播辩论能让消费者获得知情权;当然也有不少支持西贝的行业人士表示,开在商场中的餐馆不能明火,如没有中央厨房提前制作,根本无法保障质量。

这样的争论背后,是消费者对吃到“现做的”“有锅气”菜品的预期,和“付高价吃加热菜”之间的矛盾与碰撞。

什么是预制菜?

国家对预制菜的相关规定,我们在上一期视频中有聊过,西贝究竟是不是预制菜还需专业部门鉴定,但大概率不属于国家明文规定的预制菜之列。其实,诚如我们之前聊过的,不论是预制菜或者是现做菜,只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且味道好、价格合理的,都有其固定的消费人群。

让西贝陷入此次舆论漩涡的,并不是厨房里冷冻海鲈鱼到底算不算预制菜,而是西贝的“低性价比”!“为什么你拿个冷冻馒头给我加热一下就卖我21元?”我们知道,餐饮行业工业化、中央厨房配菜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流水线上生产的菜品只需简单加工、加热就可售卖,在售价上理应更优惠亲民。然而,西贝却屡屡被消费者指责加工菜品价格昂贵,菜量还少,这种积累的消费者负面情绪此次在舆论场中得到了集中爆发。

在传统的餐饮模式中,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路径相对清晰可见,而预制菜则构建了一条更加复杂、链路更长的供应链,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等食材的价值被重新分配,这种情况下,大家伙儿的知情权就成了核心诉求!我们希望知道餐盘中的食物从哪里来,又经过了哪些层层处理,是不是预制菜、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要知道,获得透明、公开的食品信息不仅仅是消费者的权利,也是消费者与商家建立信任的基础。

其实,目前已经有越来也多的消费者逐渐熟悉并接受了预制菜本身。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它以便捷、省时满足了大部分上班族的需求。但菜品预制不代表大家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忽视,相反,大家对安全与品质的关注度日益增强。

我们看到,西贝的道歉信中也提到了 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同时部分菜品和儿童餐将采用现炒现做的方式制做,这些调整也从侧面这也反映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所说的“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我们乐于看到这样的转变。

其实事情到这一步,需要在公共舆论场中解决的事情基本就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这场“舆论骂战”尽快“揭过去”,大家好各自“忙正事儿去”!

最后,我们想说,这场关于预制菜争议的最佳解决方案其实并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要建立一种基于透明和互信的食品体系,让餐饮企业在追求效率与规模的同时,也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企业要主动公开食品信息,明确标识预制菜和现做菜的区别并给出合理的价格区间,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偏好做出选择;网络大V可以行使监督的职权,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占用社会公共资源;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以选择权推动餐饮行业向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

这次事件,你是支持罗永浩还是支持西贝贾国龙呢?你觉得贾国龙会应邀参加罗永浩的公开直播辩论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作者:郑力吉

编辑:杜娟

来源:农民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