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师恩绵长。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拉萨市实验小学向北京市顺义区裕龙第二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向学校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对学校派出支教教师赵立勇跨越千里来到拉萨实验小学开展支教工作表示真诚感谢!
金秋九月,师恩绵长。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拉萨市实验小学向北京市顺义区裕龙第二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向学校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对学校派出支教教师赵立勇跨越千里来到拉萨实验小学开展支教工作表示真诚感谢!
信中表示,长期以来,裕龙第二学校心系雪域高原教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拉萨市实验小学输送优秀教育力量,助力两地教育交流与发展。今年派出的赵立勇老师自到任以来,迅速克服高原环境带来的挑战,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我校体育教学工作。课堂上,他不仅注重传授专业的体育技能,更格外重视学生良好运动习惯与规则意识的培养,将学校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与藏区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让每一节体育课都成为知识传递、文化交流的生动课堂,赢得拉萨实验学校师生的广泛喜爱与家长的高度认可。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赵立勇老师的支教故事,感受这份跨越山海的教育深情与担当~
2025年8月,作为一名援藏教师,我初次踏上雪域高原。最先迎接我们的并非想象中壮丽的雪域风光,而是一场与身体、环境的艰难博弈,工作中更是充满了挑战。
刚抵达海拔3700米以上的地区,我和多数教师都被高原反应缠上,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夜里常因胸闷憋醒,太阳穴像被紧箍咒勒着般胀痛。每天头昏脑胀、四肢无力,连备课都成了难事,只能靠吸氧勉强支撑。即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也不敢有剧烈动作。原本的教学准备和教育教学工作,都要放慢节奏,耗费比以往多一倍的精力才能完成。开学初的一段时间,满心的热忱常被现实的阻碍浇得冰凉,甚至会在深夜里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去。
随着工作的深入与孩子们的交往中,我的热情与爱心慢慢收获了孩子们的“共鸣与尊重”。当我将具有藏族特色的音乐健身操融入体育课热身部分时,看着孩子们跟着欢快的旋律舒展肢体,眼神里充满了欢快与自豪感,我突然明白,体育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课余时间,我主动学习藏族礼仪,比如在颁奖时献上哈达,在课后和当地老师一起喝酥油茶、聊民俗,这种主动融入的姿态,换来了学生与同事的真心接纳。孩子们会把家里的藏族美食偷偷塞给我,当地教师也会热情分享高原教学的经验,让我在陌生的环境里,渐渐有了“家”的归属感。当孩子们捧着哈达,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老师辛苦了”的时候,当孩子们在课间围在我身边,好奇地询问北京的故事时,所有的疲惫都在那瞬间消散了。这种来自学生和同事的纯真、善意,成了我和队友们咬牙坚持的动力,也让我在雪域高原倍感温暖。我也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用我的知识用心浇灌雪域高原的花朵,用我的实际行动为祖国边疆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无界,情谊绵长。愿这份跨越千里的教育携手共进之姿,能不断续写更多温暖篇章,让教育的火种在更多地方发光发热,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教育力量!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