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英雄”到囚犯,治港7年的曾荫权,卸任后为何获刑20个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5 15:37 1

摘要: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2019年1月15日,一位74岁的老人从香港玛丽医院走出,结束了他的服刑生涯。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香港回归后首位获刑的特首,曾荫权。

从金融保卫战的“英雄”,到卸任后被法院判处20月的刑期,他的人生轨迹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曾经的"平民特首"从权力巅峰跌落至低谷的呢?

1944年的香港,一个普通警察家庭迎来了他们的长子,曾荫权。

父亲曾云信的微薄薪水要养活一家人,生活的艰辛从小就深深烙印在这个孩子心里。贫困没有压垮他,反而成了他奋斗的动力。

1964年,曾荫权凭借多年的努力,拥有了上大学的资格。这本该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可现实再次给了他一记重拳。

面对家里艰苦的生活,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去工作赚钱扶持家里的开销。

药厂的推销员,这就是曾荫权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每天背着药品样本,穿梭在香港的大街小巷,敲开一扇扇紧闭的门,面对的往往是冷眼和拒绝。

推销员的经历虽然辛苦,却让他学会了察言观色,练就了过人的沟通技巧。这些看似平凡的积累,日后成了他政坛生涯的宝贵财富。

两年后的1966年,不甘平庸的曾荫权,参加了港英政府的公务员考试。

当第二年录用的通知送到他手中时,这个22岁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将翻开新的一页。从二级行政主任做起,他在多个部门开始轮岗历练。

1981年,表现优异的曾荫权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被港英政府选派到哈佛大学深造。

在这所世界顶尖学府,他拼尽全力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第一位获得哈佛学位的港英政府高官。这个成绩不仅仅是证明了他的能力,更打破了英国人对高级职位的垄断。

1995年,曾荫权创造了历史,成为香港首位华人财政司司长。从一个推销员到掌管香港财政大权的司长,他用了近30年。

曾荫权的故事也给了无数香港普通人希望,他不是富二代,没有显赫的家世,却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了权力中心。

这种平民形象让市民觉得他就是自己人,是真正懂得基层疾苦的领导者。媒体报道显示,2005年他参选特首时,民意调查中有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种高支持率绝非偶然,曾荫权的成功,不光是因为他赶上了香港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也因为他抓住了每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他在上位后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保持着那份"打工仔"的本色。这种形象定位,让他在政坛如鱼得水,也为他日后登上特首宝座铺平了道路。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不久,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亚洲。1998年,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瞄准了香港。

通过纠集国际投机者,大量抛售港币等手段狙击着香港金融市场。恒生指数出现暴跌,多数港人的财富瞬间蒸发,一时间哀怨声不断传出。

作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面临着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港府的外汇储备是香港经济的最后防线,动用它意味着孤注一掷。

经过反复权衡,他做出了一个令无数人难以预料的决定,动用将近1200亿港元外汇储备,直接入市对抗索罗斯。

这般决定所带来的压力是难以估量的,若竞争失败,不仅所付出的一切将付之东流,作为主要操盘者,曾荫权的名誉也定会遭到严重打击。

而在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大陆方面也派出代表,以近1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坚强的后盾,多家国企资金也如潮水般涌入香港股市。

在国家的支持与协助之下,8月28日收盘时,恒生指数定格在7829点,当日交易额达到790亿港元,创下历史纪录。

索罗斯铩羽而归,香港赢了!更让人惊喜的是,这场金融较量,不仅让香港收回了全部投入,还赚取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这场胜利,让曾荫权在香港市民心中的形象迅速高升,媒体报道称他"声名大噪",赢得"港人掌声一片"。

他独特的施政风格,为他赢得了不少的民心。在人际交往上,他同样展现出高超的情商,为他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资源。

2005年,凭借金融保卫战的功绩和超过60%的民意支持率,曾荫权成功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

上任后,他雄心勃勃地推动"外攻政治经济,内主环境卫生"的施政方针,香港迎来了回归以来的强盛时期,诸多基建项目相继开始落实。

可见,这位从草根奋斗起来的特首,在当时正带领香港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然而,权力的甜蜜似乎往往伴随着腐蚀的危险。

2008年后,曾荫权的日子开始不太好过了。油价上涨、金融风暴,诸多国际风波导致香港发展压力加大,市民的怨气也随之越来越大。

那个曾经支持率超过60%的特首,如今面对的是不断下滑的民意指数和越来越多的质疑声。

权力就像一剂慢性毒药,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曾荫权。2010年,他开始频繁出入富商的豪宅和游艇。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曾经的"打工仔"特首,开始热衷于参加各种富豪聚会。据媒体报道,2010年至2012年间,香港政府正在审批数码广播牌照。

作为特首的曾荫权明知其中一家申请公司的股东是谁,却故意隐瞒两人的密切关系,没有申报利益冲突。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这些"朋友"的商业利益大开方便之门。

而在2012年2月20日,曾荫权出席澳门某次活动的照片在媒体上曝光,照片中的他,与多名富商谈笑风生,引发了人们不小的关注。

2月28日,廉政公署正式立案调查。这个曾经带领香港战胜金融危机的英雄,此时成了廉署的调查对象。

在曾荫权卸任后,失去了权力保护的他,在廉署调查的持续跟进下,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2015年10月5日,检方正式起诉曾荫权。

2017年,法院的判决如期而至,两项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成立,一项行政长官接受利益罪成立,判处监禁20个月。

经过上诉,刑期减至12个月,但香港回归后首位获刑特首的耻辱烙印,已经深深刻在了历史上。

2019年1月15日,74岁的曾荫权从玛丽医院走出,结束了12个月的服刑生涯。获释后的曾荫权虽仍穿着西装,系着标配的领带。但明显已白发苍苍,不复往日那般风采。

曾荫权的人生轨迹令人惋惜,从草根奋斗到权力巅峰,他曾是无数港人的偶像和希望。可当他忘记初心,沉醉于权力带来的虚荣和享受时,等待他的只有法律的制裁。

从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到阶下囚,曾荫权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一步错,步步错"。

他的故事有些不尽人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成长时不畏艰难、敢于拼搏,面对挑战时敢于冒险的精神,值得人们的肯定与学习。

信源:海外网 香港前特首曾荫权欲申请"终极上诉"被拒 其因涉贪被判入狱20个月

信源:中国青年网 港前特首曾荫权获准保释头发花白 自叹这段时间辛酸

来源:知识观察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