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纪念李元先生百年诞辰1. 诗意的宇宙美——纪念李元先生诞辰百年/ 卞毓麟2. 我们的父亲李元/ 李星燕 李兆星 李星玉3. 百年诞辰忆斯人——回顾与李元先生的交往/ 郭霞4. 数字文明时代天文科普创作的新变——兼怀李元先生百年诞辰/ 郑永春新技术与科普科幻创作
纪念李元先生百年诞辰
1. 诗意的宇宙美——纪念李元先生诞辰百年/ 卞毓麟
2. 我们的父亲李元/ 李星燕 李兆星 李星玉
3. 百年诞辰忆斯人——回顾与李元先生的交往/ 郭霞
4. 数字文明时代天文科普创作的新变——兼怀李元先生百年诞辰/ 郑永春
新技术与科普科幻创作
5. 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幻创作:跨学科视域下的知识生产与技术想象/ 陈楸帆
6. 人工智能赋能的科幻创作路径革新——以科幻创意写作课程实践为例/ 刘洋
7. 海外“科学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及其启示/ 刘健
8. 关于大语言模型和科普创作的若干问题/ 史军
创作研究
9. 期刊科普群体网络建构与科学传播研究——以《儿童世界》为例/ 王倩
10. 基于5W 传播模式的古生物科普短视频创作研究——以上海自然博物馆《螺说·古生物餐厅》系列短视频为例/ 杨梦霞
11. 科幻电视剧《三体》的海外传播策略研究/ 姜梦瑶
书评
12. 创新之路,遍布荆棘——评《芯片简史:芯片是如何诞生并改变世界的》/ 杨莹 马赛
封面介绍
13. 遥望浩瀚星空,从北京天文馆/ 朱进
《科普创作评论》期刊征稿信息
来源:小郑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