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到“爹味老登”,吴京形象翻车,年轻一代拒单一男性气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5 16:45 2

摘要:2015年,《战狼》上映,吴京凭借硬朗的军人形象迅速走红。2017年,《战狼2》票房突破56亿元,吴京成了“硬汉”的代名词。

2015年,《战狼》上映,吴京凭借硬朗的军人形象迅速走红。2017年,《战狼2》票房突破56亿元,吴京成了“硬汉”的代名词。

那几年,媒体和观众都习惯用“铁血”“真男人”去形容他。可到了近两年,社交媒体上关于吴京的讨论却变了味。

“爹味”“老登”这样的标签开始频繁出现,连他多年前在采访中说过的那句“坦克没有后视镜”也被翻出来调侃。

很多人好奇,这种反转是偶然还是必然?如果只看一两个玩梗视频,可能会觉得这是网络的情绪化行为。但把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这背后是社会对男性气质认知的变化。

吴京在多次采访中,用8个反问句密集地讲述自己拍戏的经历,“我跳过楼,你跳过吗?我让坦克轧过,你轧过吗?我差点死过,你死过吗?野外生存我把人干了,你干过吗?中国的蚯蚓我吃遍了,你吃过吗?我能开飞机,你会吗?我能坦克漂移,你会吗?我干了两件中国电影没人干的事,你干过吗?”

这种反复抛出带挑战意味的反问,本意是展示敬业,但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炫耀型男性气质”的典型表现。

它不仅强调体力和胆量,还暗含一种“我比你强”的优越感,这正是年轻一代审美中逐渐被反感的特质。

当“硬汉”形象只剩下肌肉、拼命、不顾后果时,它和“爹味”之间的距离就很近了。

2017年,《战狼2》票房突破纪录后,吴京在一次采访中说过一句完整的话:“坦克里没有后视镜的,枪炮是不长眼的,还有黑哥们的语言是不通的。”

原本是一段即兴表达,但很快有人指出,这暴露了他对军旅生活细节的不熟悉。几年后,这句话被网民从原采访中剪出来,在短视频平台反复传播,逐渐变成了一个嘲讽硬汉形象的网络梗。

随着热度上升,央视新闻亲自下场澄清,指出坦克确实配有观测装置,并提醒公众不要误解。

央视的介入,意味着这场原本只是网络段子的争议,已经发展到需要权威媒体发声解释的程度,也让这句“坦克没有后视镜”彻底成为舆论场上的热梗。

吴京曾在宣传《战狼2》时说,这部电影是写给女性观众的情书,因为“女性希望被强者征服”。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浪漫的表达。但在如今的性别语境下,这种说法很容易引起争议。

当代女性更在意平等交流和情绪价值。她们不再接受“被征服”作为恋爱或婚姻的前提条件。

影视剧中,像《万万没想到》里的白客,或者雷佳音演的温柔、会照顾人的男性角色,往往更受欢迎。这种转变意味着,观众对男性气质的期待已经不只是力量和保护,还包括理解和尊重。

美国导演兼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曾是好莱坞的硬汉代表。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品里,几乎都是冷酷、强硬的男性角色。

但从《不可饶恕》开始,他主动在作品中加入对暴力和男性角色的反思。

到了《老爷车》《骡子》,他不再是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一个有缺点、有脆弱面的人。这种转型让他的硬汉形象延续了下来,还更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坚持自我和与时代对话并不冲突

《革新男性气质》一书把男性气质分为炫耀型、自控型、牺牲型、不明朗型,其中炫耀型是最容易被批判的一类。

吴京的形象在很多人看来就属于炫耀型,这种类型容易和自我中心、缺乏共情联系在一起。

在现实中,那些温柔、会倾听、能提供情绪价值的男性角色越来越受欢迎。这不只是影视圈的现象,也是社交平台上的趋势。

年轻人开始用“油腻老男人”这样的词来拒绝单一化的男性形象,这背后是审美和价值观的更新。

吴京的形象变化,不是简单的“人设崩塌”,而是时代语境变化下的必然结果。硬汉精神仍然值得尊重,但如果它只剩下不顾一切的冲锋,就会被视为缺乏反思和共情。

今天的观众拒绝的不是力量和勇气,而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当观众更愿意看到成熟、克制、有责任感的男性时,传统的硬汉形象就需要调整叙事方式。

从“战狼”到“爹味老登”,这不是一个演员个人的跌落,而是社会集体审美的一次转向。

男性气质不是固定模板,而是在不断与时代对话中被重塑的。

来源:男科医生磊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