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阁丨聆听70年新疆大地的时代回响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5 16:14 1

摘要:从江西莲花农民将军甘祖昌之女甘公荣,到一生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从上海知青到湘女代表,从新疆第一支女子掘进班,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马兰精神的缔造者……当年,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从祖国四面八方奔赴而来,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屯垦戍边、开荒

新疆70年的沧桑巨变,是一部以血汗书写的奋斗史诗。

从江西莲花农民将军甘祖昌之女甘公荣,到一生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从上海知青到湘女代表,从新疆第一支女子掘进班,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马兰精神的缔造者……当年,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从祖国四面八方奔赴而来,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屯垦戍边、开荒拓土、兴修水利、建设厂矿,用热血与奉献书写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家园的人间奇迹。

今天,这部史诗在时代的长空中正迸发出巨大的回响——近日,《乌鲁木齐晚报》联合全国多家媒体发起“今日新疆,如Ta所愿”大型报道活动。旨在通过寻访遍布全国各地的老一代新疆建设者,以“记忆胶片”与“4K影像”的叠印方式,打造一把跨越时空的钥匙,开启尘封的奋斗记忆,对新疆70年伟大成就的取得,进行一次最温情、最动人、最有说服力的“溯源认证”。

这场跨越时空的媒体联动,本质上是对奋斗精神最生动的礼赞。

媒体联动的力量,就是要让这些散落在时间长河里的精神火种,聚合成足以照亮未来的火炬。如今,那些曾经在戈壁滩上播撒希望的人们,他们的誓言正在这片热土上绽放为现实。今日新疆之辉煌,正是昨日梦想之回响;今日新疆之安定繁荣,正是对当年奋斗者之告慰。这场媒体的联动不仅是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跨越地域的精神对话。把一个个普通人关于奋斗与奉献的平凡故事,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以最鲜活、最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对奋斗精神最好的诠释。当这些故事通过媒体的联动被重新唤醒,就成为激励一代代后来人的鲜活教材和精神养分。

这种精神火炬的传递,离不开全国力量的共同托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成立以来,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与全国各地血脉相连。在这片土地上,催生了一个个穿越岁月直击人心的动人故事。讲好全国人民共同支援新疆建设的故事,讲好70年来在祖国怀抱中的新疆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故事,讲好这篇热土上各族人民手足相亲的故事,讲好胡杨精神、兵团精神、老兵精神、马兰精神传承与延续的故事,何尝不是新疆与全国各兄弟省份山海情深的另一种具象化表达。

这种积极互动,正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一种体现。

奋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基因。站在七十年的历史坐标上回望,那些在戈壁滩上植下第一株绿苗的身影,那些在边境线上留下第一串脚印的战士,他们的生命或许早已化作大漠胡杨的年轮。“今日新疆,如Ta所愿”不是一句标题,而是对先辈的庄严承诺。老一辈建设者用青春铸就了“荒原变绿洲”的奇迹,而新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了新一代年轻人手中。当西气东输的管道将天山脚下的温暖送往长三角,当深圳援建的无人机产业园让年轻的牧民第一次触摸到卫星遥感技术,当十二木卡姆的旋律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多元曲库,新疆正以高质量发展续写着新时代的传奇。媒体联动的意义,是要用这种打破传统线性结构报道的叙事方式,把一脉相承共同奋斗的信念与精神,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使这些可触可感、可亲可敬、可思可念的故事,能够跨越山海、穿透时光,成为一代又一代接棒者前行的指路明灯。

山河不语,时代回响。我们相信,当年轻一代在采访镜头前坚定地挺起胸膛时,那些把青春甚至生命融入新疆大地的先辈们,他们的目光一定在欣慰地注视着这片土地,静静聆听着这个时代的响亮回声。(吴杨)

来源:心里有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