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不是原罪,贵才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5 17:29 1

摘要:这次西贝在舆论应对中的表现,堪称一场“自杀式公关”,令人大跌眼镜。从事件暴发至今,他们先后向大家展示了:保质期长达18个月的烤鱼;存放超过一年的南瓜泥和羊腿;以及保质期24个月的西蓝花。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在直播过程中,居然直接用漏勺掏下水道——连个专业工具都

这次西贝在舆论应对中的表现,堪称一场“自杀式公关”,令人大跌眼镜。从事件暴发至今,他们先后向大家展示了:保质期长达18个月的烤鱼;存放超过一年的南瓜泥和羊腿;以及保质期24个月的西蓝花。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在直播过程中,居然直接用漏勺掏下水道——连个专业工具都没有吗?

有人说这次西贝舆情应对太“菜”,但平心而论,我们回顾整个事件的危机的源头完全出自他们老板个人。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企业特色”——不光是西贝,很多企业领导也都有这类毛病,即早已脱离一线,对一线实际的状况缺乏真切的了解和掌握。

那他们靠什么决策?靠的是中层的汇报和PPT。上过班的人听到这里,大概都会苦笑,甚至有些深受其害的已经开始反胃。这些脱离实际、吹得天花乱坠的报告,层层呈递,最终摆上老板的办公桌。如果领导不像于东来那样经常深入一线,得到的就只能是严重失真的信息。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企业在应对舆情时,总是一把手带头冲锋。他们是真的以为“咱有理咱怕啥?”却根本不清楚自家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真实口碑。他们所接收的,是经过一层层筛选、美化的虚假信息。典型案例就是所谓的“车圈祥林嫂”——结果一把手冲得越猛,舆情反弹得越厉害。

这个问题几乎无解。只要还有那批不接触一线、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写PPT、欺上瞒下的中层,虚假信息的传递就很难断绝。说难听点,企业做大了,哪个领导不喜欢天天听PPT汇报、被变相吹捧?谁不愿意舒舒服服坐办公室,靠写报告就能维系地位?

而这次舆情之所以猛烈,还要归咎于这些“成功人士”惯用的说教姿态。平时在公司里高高在上,员工领你工资,不得不听你指挥、受你教育。而消费者自身是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们反感被居高临下地“教育”,并且不吃这一套——预制菜是什么、好不好吃、值不值这个价,我们自有判断。说到底,点燃公众情绪的核心问题是:价格。

如果你一顿有菜有肉只要十块钱,哪怕出点风波,大家可能还会夸你“上菜前知道热一下”。就像之前315曝光蜜雪冰城用隔夜柠檬片,消费者反而自发维护。但西贝的定价并不亲民,客户群体多是带孩子的父母——他们选择西贝,本就是冲着你宣称的“干净、新鲜、营养”而来,也因此接受了高昂的价格。

也就是说,在这个价格点上,消费者对食材新鲜度、烹饪工艺和服务质量都有更高期待。当企业无法兑现这种隐含承诺时,消费者的失望感会格外强烈。这就是为什么快餐店使用预制菜无人指责,而西贝这样做就会引发强烈反弹。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而是不能接受以新鲜现做的价格卖出工业化预制产品。

只能说,那些仍然活在过去光环中,试图通过说教来应对危机的“成功人士”,最终会发现消费者已经不再买账。市场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而那些不愿意学习的人,终将被市场淘汰。我最后奉劝这些“成功人士”在开口说教之前,能不能先看看自己的定价?你的菜可能不是原罪,贵才是!

作者:扬帆

来源:赵御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