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 | 非小细胞肺癌进化新突破:科学家首次揭示DNA甲基化与基因组改变的协同驱动机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5 17:18 2

摘要:全球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180万,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尽管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显著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预后,但肿瘤的异质性和进化机制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近日,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牵头的研究团队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全球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180万,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尽管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显著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预后,但肿瘤的异质性和进化机制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近日,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牵头的研究团队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发表重磅论文,首次系统揭示了DNA甲基化与基因组改变在NSCLC进化中的协同作用机制,为理解肿瘤进展提供了全新视角。

TRACERx肺癌研究中的全局DNA甲基化图谱

研究背景与方法:创新工具破解肿瘤异质性难题

DNA甲基化是一种关键的表观遗传修饰,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分化、发育等过程。在癌症中,异常的DNA甲基化是常见现象,但其与基因突变、拷贝数改变(SCNA)等基因组事件的协同作用,如何驱动肿瘤进化,此前一直未被充分解析。过去十年,通过大规模测序揭示了NSCLC的基因组进化图谱,但对表观遗传变化的动态及其与基因组的互动知之甚少。这项研究的目标是填补这一空白——DNA甲基化是被动跟随基因组改变,还是主动参与肿瘤进化?

由于肿瘤组织包含癌细胞、正常细胞及不同克隆亚群,传统的甲基化测序易受正常细胞污染干扰,难以精准捕捉肿瘤特异性甲基化模式。为此,研究团队开发了两大关键工具:

1、CAMDAC(拷贝数感知甲基化去卷积分祈):通过结合肿瘤拷贝数变异(CNV)和纯度数据,校正正常细胞污染对甲基化信号的影响,精准计算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甲基化水平。

2、MR/MN指标:类比基因进化中的"dN/dS"(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比值),通过比较基因启动子区调控性CpG位点(甲基化后影响基因表达)与非调控性CpG位点(甲基化不影响表达)的甲基化率,评估基因是否受DNA甲基化驱动的正选择。

核心发现:DNA甲基化与基因组的双重奏驱动进化

DNA甲基化对驱动基因表达影响的分析

通过对59名NSCLC患者(涵盖肺腺癌LUAD和肺鳞癌LUSC)的217个肿瘤区域及匹配正常组织的多区域测序,研究团队得出以下关键结论:

1. 肿瘤特异性甲基化景观:组织学亚型的甲基化标签

无监督聚类分析显示,肿瘤样本的甲基化模式可清晰分为三类,分别对应正常组织、LUAD和LUSC。进一步分析发现,启动子区的差异甲基化位点(DMPs)富集于分化相关基因(如SOX1、HOXD3)和抑癌基因(如SOX17、WT1-AS),提示甲基化可能通过沉默分化基因或抑癌基因推动肿瘤发生。

2. 甲基化异质性与基因组不稳定性共进化

研究团队提出肿瘤内甲基化距离(ITMD)指标,量化同一肿瘤不同区域的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肿瘤的ITMD值比正常组织高25倍,且与拷贝数变异异质性(SCNA-ITH)显著正相关,表明甲基化异质性与基因组不稳定性共同推动肿瘤克隆演化。

3. 抑癌基因的双重打击:甲基化与拷贝数丢失协同沉默

传统观点认为,抑癌基因(TSG)的功能丧失多由单一事件驱动,但本研究首次发现,在LUAD和LUSC中,约19%的TSG(如RPL22、MGA)存在双重打击:同一肿瘤的不同区域同时发生拷贝数丢失和启动子高甲基化,二者协同抑制基因表达。

4. 新候选抑癌基因的发现:甲基化驱动的进化早期事件

通过MethSig算法(结合CAMDAC去卷积数据),研究团队鉴定出99个LUAD和118个LUSC的候选甲基化驱动基因(MethSig癌基因)。这些基因多富集于发育调控因子(如PAX6、TBX4)和HOX基因家族,且在肿瘤中呈现广泛甲基化(比经典TSG更普遍),提示其可能是肿瘤早期的表观遗传开关,通过沉默分化程序推动细胞恶性转化。

5. 基因扩增区的剂量补偿:甲基化的altruistic 效应

研究还发现,当原癌基因(如KRAS、CCND1)因拷贝数扩增而激活时,邻近的必需基因(如RPS3、NOP2)会通过启动子高甲基化被剂量补偿——甲基化抑制其过度表达,维持细胞内蛋白复合物的稳态。这种现象被命名为"顺式变构染色质活性转换"(AllChAT),类似于生物化学中的变构效应,即局部基因组改变(拷贝数扩增)通过表观遗传修饰(甲基化)调控远端基因表达,确保肿瘤细胞存活。

基于MR/MN指标,研究团队进一步筛选出3个LUAD候选基因(CYP4F2、MSC、EIF5A2),其高甲基化状态与患者无病生存期(DFS)显著缩短相关(多因素Cox分析P更重要的是,这些基因的甲基化事件常与经典抑癌基因(如STK11、CDKN1B)的突变共现,提示其可作为预测肿瘤进化轨迹的生物标志物。

DNA甲基化与拷贝数改变之间的差异相互作用

通过将MR/MN应用于MethSig鉴定癌症相关破坏事件

临床意义与未来展望

研究团队的发现不仅揭示了DNA甲基化与基因组改变的协同机制,更提出了潜在的治疗靶点。该研究突破了传统基因中心论的局限,首次将表观遗传调控纳入NSCLC进化分析框架,为理解肿瘤异质性提供了系统性视角,不仅回答了甲基化如何参与肿瘤进化的关键问题,更开创了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协同驱动研究的新范式,有望推动肺癌精准治疗进入新阶段。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热门推荐活动 点击免费报名

点击对应文字 查看详情

来源:Yoni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