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出手了!小红书被勒令“全面整改”,极端女权或将遭到重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5 18:00 1

摘要:近期社交平台小红书收到了监管机构的整改命令,这件事可以说是引得大部分网民拍手叫好,因为该平台的一些极端言论早就已经犯了众怒,平台内部长期泛滥的极端性别言论也带坏了一众年轻群体,但如果仅仅将这件事看作一次简单的平台内容清理,那就太小看它了。

[浮云]小红书的整改真是大快人心,平台将“审核”二字视若无睹,甚至还将一些极端言论推送给更多人。

小红书彻底变成了宣传极端女权的温床,这一次官方出手终于能让这些人消停消停了,而我坚信这只是一个开始。

小红书都整改什么了?为什么说这是对极端女权的一次重创?

近期社交平台小红书收到了监管机构的整改命令,这件事可以说是引得大部分网民拍手叫好,因为该平台的一些极端言论早就已经犯了众怒,平台内部长期泛滥的极端性别言论也带坏了一众年轻群体,但如果仅仅将这件事看作一次简单的平台内容清理,那就太小看它了。

这背后其实潜藏着一种偏激的思想,而且还深挖这种思想是如何在网络中悄然壮大的,如果只是脑中幻想倒也罢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问题已经溢出屏幕,渗透到现实生活,还激起了整个社会的忧虑。

小红书里面的某些内容擅长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粗暴地简化成极具煽动性的标签,就拿婚姻和生育问题来讲,他们喜欢把“免费保姆”挂在嘴边,这就将妻子的身份彻底污名化,生育行为则被直接定义为男性对女性的单向剥削。

这些口号传播门槛极低,却能迅速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原本这个社交平台只是有着零散的个人抱怨,但是有人从中看到了利益,所以这套东西就被系统化了,最终引向一个极端——所有社会问题根源都在于“性别压迫”,而中国男人根本“配不上”中国女人。

从抵制男性提供服务的商业行为到发起针对男性商品的“消费罢工”,甚至公开为堕掉男胎而庆祝,就连“子宫切除术”这种严肃的话题也被包装成一种精神“解放”,部分年轻女性中开始效仿。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群人已经在实践中的事,她们的思维模式被错误引导,高喊着平等口号却是在不断为自己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也引起了广大男性群体和一些抱有理智的女性的集体不满。

群体对立就开始产生,这不仅仅是网上两拨人对轰,在线下也开始有所行动,2023年就有一起大叔被质疑偷拍的案件,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女子就声称自己被大叔偷拍,哪怕大叔已经自证清白了,她还是把大叔的照片配上“猥琐男”的标签发布到网上。

这正是线上“所有男性都是潜在加害者”理论,在现实世界的一次公开“表演”,这种“有罪”的逻辑,成为诬告案频发的诱因,无独有偶,在今年就发生了两名女性要求检查另一位黑衣女子的手机,事后的解释竟是“我以为你是个男的”。

这完全已经是不讲道理了,发生冲突的本身并不是“偷拍”,而是因为“男性”,“男性”这个身份本身似乎成了一种原罪,更可悲的是成都那个因鞋面反光被诬告的追风小叶,警方介入后证明了他的清白,但指控者一句轻飘飘的道歉便脱身而去。

诬陷的成本几乎为零,仿佛手握“免死金牌”,可追风小叶呢?他在接下来漫长的维权过程中丢了工作,也失去了女友,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写。

男性应不应该恐慌

线上的对立情绪在逐步影响着现实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乱,既然对立情绪是从小红书传出来的,那整改小红书就是一件势在必得的事了,现在再来看看这些离谱的言论,婚姻被重新定义为“阶级跃迁的工具”或“纯粹的剥削关系”。

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江西爆出的88万天价彩礼,以及普遍存在的几十万彩礼现象让婚姻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这无疑加剧了男性群体中越来越普遍的“恐婚”情绪。

极端女权的危害早就已经在韩国和日本上演过了,韩国的生育率也已经跌至0.7的惊人低谷,联合国专家甚至悲观预测,它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人口问题而“自然消亡”的国家,再看看日本,年轻人普遍回避婚恋,整个社会陷入老龄化和发展停滞的泥潭。

这都是“最好的例子”,韩国和日本的处境也不得不让我们开始考虑,当青少年从小耳濡目染的是性别之间的仇视与对立,我们社会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当小孩子从小就被灌输建立家庭就是错误的思维模式,那我们未来是不是也会和韩国、日本一样?

对小红书的整改只是一个开始,但社会上的信任问题又该如何整改呢?男女现在已经站在了“互不信任”的地步,哪怕扼杀了这个罪魁祸首,性别之间仍有隔阂,如今我们也真正意识到了将复杂的社会矛盾简单粗暴地归咎于一个性别,是多么危险的一个选择。

打击极端言论,从来不是为了压制某一方的合理诉求,而是为了保护整个社会,避免我们陷入一场相互攻讦、彼此消耗的内战式对立,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的是基于相互尊重和理解的真正平等,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的“复仇”。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