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9和2001年获清华大学自动化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2006至2025年就职于英特尔任芯片架构师;2025年加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近日,据《南华早报》报道,英特尔高级首席芯片架构师苏菲(Su Fei)在英特尔工作近20年后,离开美国,成为清华大学的全职教授。
清华大学官网显示,苏菲,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兴华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和2001年获清华大学自动化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2006至2025年就职于英特尔任芯片架构师;2025年加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据南华早报报道介绍,在英特尔,苏菲教授的工作涵盖了芯片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早期概念到大规模生产——重点是提高从智能手机到数据中心等各种产品中使用的先进微处理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长期性能。
据悉,在加入英特尔之初,其专注于为高能效移动处理器芯片开发测试方法,其工作范畴后来扩展到无线通信和摄像系统关键组件的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苏菲教授曾主导开发具备增强型自监测功能的芯片,使芯片能够实时追踪运行状态并在恶劣条件下保持稳定性。他的研究工作聚焦于开发能识别缺陷、实现故障自恢复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保持稳定性能的半导体设备,这项技术已获得多项国际专利,并成功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
苏菲教授2020年的一项重点专利提出了机器学习框架,用于识别模拟半导体(常见于汽车和工业领域)的异常模式,该技术能有效防止高风险环境中的系统崩溃。其还参与制定了多项IEEE行业标准,并通过半导体研究公司(SRC)为多个产学研合作研究项目担任专业导师。
另外,根据清华官网信息显示:
苏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芯片测试与可测性/可靠性设计(DFX: Design-for-Testability,Design-for-Dependability)、芯片全生命周期管理(SLM: Silicon Lifecycle Management)等。致力于从芯片电路级到架构级的创新研究,解决芯片可测性、可靠性、安全性与计算韧性(Computing Resilience)等关键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多款具有深远行业影响力的芯片产品。技术创新获多项国际专利,涵盖3D 芯片/芯粒(Chiplet)测试、模拟芯片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推动先进研究成果的标准化,参与多项 IEEE 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
苏菲教授曾作为国际半导体研究协会(SRC)业界导师,指导多项产学合作研究项目,并因突出贡献荣获2021年SRC Mahboob Khan Outstanding Industry Liaison Award。多次获得最佳学术论文奖,包括 IEEE 电路与系统协会 Outstanding Young Author Award、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LSI Design Best Paper Award 等。应邀担任多个 IEEE/ACM 顶级学术会议(如 DAC、ITC、VTS、ETS)的程序委员会与组织委员会成员,并担任 IEEE Design and Test 副主编。
来源:卓乎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