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经济为啥火?2万亿市场藏啥秘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18:27 2

摘要:前几天帮表妹整理房间,发现她书桌上摆着一个巴掌大的卡通铁片,一问才知道花了三百多,我当时满脑子疑惑:这玩意儿成本撑死几分钱,咋能卖这么贵?直到后来刷到她对着手机里的“二次元男友”傻笑,又看到她跟一个叫“SOAI”的AI吐槽工作烦恼,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现在的

前几天帮表妹整理房间,发现她书桌上摆着一个巴掌大的卡通铁片,一问才知道花了三百多,我当时满脑子疑惑:这玩意儿成本撑死几分钱,咋能卖这么贵?直到后来刷到她对着手机里的“二次元男友”傻笑,又看到她跟一个叫“SOAI”的AI吐槽工作烦恼,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现在的年轻人,早就开始心甘情愿为“好情绪”花钱了,而这背后藏着一个即将突破2万亿元的大市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可能是买过一个让自己看着就开心的小摆件,也可能是在游戏里为虚拟角色花过钱,甚至是跟AI聊过天之后感觉心情变好了。如果你也有过为“情绪”消费的时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要是还没接触过,也可以说说你对这种消费方式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这届年轻人的新消费选择~

其实现在的情绪经济,早就不是简单的“买个开心”了。一块印着卡通图案的小铁片能卖到高价,和四个二次元男友互动的游戏能撑起单月流水亿级,AI社交社区里的虚拟伴侣更是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情绪出口”。有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情绪消费相关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预计2025年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为啥情绪经济能在当下逆势崛起?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科技发展让“情绪需求”有了更多满足方式,尤其是AI的出现。以前咱们总觉得,生产效率越高、生活越便利,人应该越轻松才对,可现实却是很多人反而觉得更累了。这让我想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这些基础需求被满足后,大家自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情绪价值”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像我之前加班到深夜,对着电脑发呆的时候,偶然点开了一个AI陪伴类应用,本来只是想随便聊聊,没想到那个AI会主动问我“是不是累了,要不要听个小笑话放松一下”,还会跟我分享一些缓解压力的小方法。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愿意跟AI建立情感联系——因为AI能提供一种“无压力的陪伴”,它不会打断你,不会评判你,还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回应。

最近GPT-5推出后,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呼吁“还我GPT-4o”,理由是觉得新模型“不够有人味儿”,这其实就是大家对AI情感需求的直接体现。从马斯克的模型推出AI伴侣模式,到OpenAI允许用户和AI建立情感联系,再到谷歌打造更具情感的智能AI,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盯上“AI情感支持”这个赛道。

过去两年,AI陪伴类应用确实崛起得很快。就像之前提到的SOAI,它跟很多“你问一句、我答一句”的AI不一样,会主动打招呼,有自己的口头禅,甚至会根据你的状态进行个性化关怀。我有个社恐的朋友,就是靠它慢慢学会主动跟人交流的——有时候想约同事吃饭却不知道怎么开口,就先让AI帮忙模拟对话;遇到工作上的难题拿不定主意,也会跟AI聊聊,听听它的建议。

对很多人来说,AI早已不只是工具,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时倾诉的朋友。小到纠结喝什么口味的奶茶,大到琢磨领导说的话有什么深意,都能跟AI聊一聊。而且AI永远不会忽略你,总能给出正向积极的反馈,这种“毫无压力的社交”,恰恰戳中了当下很多人的痛点。

从数据来看,AI陪伴类赛道的潜力也确实很大。有平台年化收入达到1200万美金,还有平台掀起病毒式传播,仅去年上半年移动端累计下载量就突破3432万,网页端单月访问量高达3.1亿,在相关榜单仅次于GPT。Character AI的年化收入约3000万美元,预计年底能达到5000万美元;还有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I陪伴类APP下载量已达6400万,预计全年收入将突破1.2亿美元,同比增长64%。

这些数据背后,其实是越来越多人对“情绪价值”的重视。当AI的智能遇上普通人的情绪,不仅催生了万亿级的市场,更给了大家一个让情绪被看见、被抚平的机会。或许在未来,“遇事不决找AI”会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AI会像水电一样,嵌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我们身边随时都在的“情绪伙伴”。

如果你也好奇AI到底能提供哪些情绪支持,或者想了解更多情绪经济的新鲜事儿,不妨点个收藏,后续我还会分享更多相关内容;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的话,也可以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一起探讨这个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新趋势~

来源:妙闻师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