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技术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中的应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19:14 1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建造技术正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高效性,引领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智能建造技术不仅仅是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简单叠加,它更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

广告

11122

1.天津市人民医院

2.中建三局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建造技术正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高效性,引领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智能建造技术不仅仅是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简单叠加,它更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实现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

引 言

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的启动,不仅是对医疗服务设施的一次重大扩展,更是对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一次全面探索。作为一项关键的医疗设施建设项目,它承载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使命。同时,该项目在设计、施工到后期运维的各个阶段,全面融入智能建造技术,旨在打造一个高效、安全、环保的现代化医疗环境。

本项目的实施,预期将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利用BIM技术进行精细化设计和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设计的精确度和施工过程的可控性。

通过自动化施工设备的应用,减少人工操作,降低施工风险,提升施工效率。

采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环境和工程进度的实时监控,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优化决策过程,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推行绿色施工策略,通过智能化手段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的成功实施,将为智能建造技术在医疗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也将为建筑行业的现代化转型树立新的标杆。

项目概况

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旨在增加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程包括住院楼、辅助设施及相关配套工程。工程总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采用了一系列智能建造技术,包括BIM技术、自动化施工设备、智能监测系统等。

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BIM技术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中的应用是全面而深入的,它涉及到了工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从概念设计到施工管理,再到后期的运维服务。

1

三维可视化设计:

BIM技术的应用始于项目的初期设计阶段。通过建立三维可视化的BIM模型,设计师能够在虚拟环境中直观地展示和评估设计方案。这种可视化不仅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而且通过模拟建筑物在真实环境中的光照、阴影和视线等效果,优化了建筑的方位、布局和形态。此外,BIM模型还支持动态的设计方案调整和即时的反馈,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决策的质量。

可视化应用与仿真模拟-B建筑空间漫游

2

设计方案优化:

利用BIM技术,设计团队能够进行更为精确的空间规划和分析,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功能需求和规范要求。例如,在住院楼的设计中,BIM模型帮助团队评估了病房的布局、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线以及患者的移动路径,实现了更加人性化和高效的空间布局。

全过程动态优化-策划-空间与流线设计优化

3

施工模拟与碰撞预防:

进入施工准备阶段,BIM模型成为施工模拟的重要工具。通过模拟施工过程,项目团队能够预测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施工顺序、材料运输和现场布置等。更重要的是,BIM技术通过碰撞检测功能,能够在施工前发现并解决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间的冲突,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和延误,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碰撞检测与避免

4

施工过程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BIM模型与现场管理紧密结合。施工团队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交底,确保每个施工人员对施工细节有清晰的理解。同时,BIM模型的实时更新功能允许项目管理者监控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BIM交底

5

后期运维支持:

施工完成后,BIM模型转换为运维模型,为医院的后期运营和维护提供支持。BIM模型中包含的详细信息,如建筑构件的规格、性能和维护周期等,为设施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此外,BIM模型还可以集成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实现能源消耗的监控和优化,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

BIM运维平台

总之,BIM技术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为医院的长期运营和维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动化施工设备

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中,引入了一系列自动化施工设备,显著提升了施工作业的精度与安全性。智能塔吊通过高级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物料的精准吊装,减少了高空作业风险。智能地磅自动化地完成材料称重和记录,优化了现场物流和库存管理。这些设备的集成使用,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也加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智能塔吊

智能监测系统

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中,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施工监控的效率和安全性。深基坑在线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跟踪基坑状态,预防潜在的坍塌风险。环境监测系统则监控空气质量和噪音水平,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符合标准。这些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实时反馈,支持快速决策,优化施工流程,同时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项目二维面阵激光位移计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集成的监控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智能管理。平台提高了资源调度的效率,加强了安全与质量控制,并优化了施工流程,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标准完成。同时,它还支持移动访问,提升了团队的协同工作效率。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绿色环保措施

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绿色环保措施,包括智能喷淋系统以减少扬尘,绿色照明控制以节约电力,以及使用节能建筑材料降低能源消耗。此外,项目还注重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施工现场的绿化,以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施工实践。

智能喷淋系统

技术应用效果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广泛采用智能建造技术,如BIM施工技术、深基坑在线监测系统以及无人值守智控等设备。通过精确计算工程量、实时监控物料使用情况和施工现场状态,减少了材料浪费,实现了精准化调度及施工管理,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例如,深基坑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还通过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了因事故导致的返工与修复成本,间接节省了大量工程总成本。

利用BIM协同设计和智能机械设备,实现了多专业同步作业、预制构件高效安装,大大缩短了现场作业时间,显著提升了建设效率,使项目能够更快速地投入运营并服务于社会。自动化、无人值守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从而减少资金占用周期,提高投资回报率。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对环境进行有效监测与治理,采用水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等环保措施,既降低了环境污染,也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符合国家绿色建筑政策要求,有助于降低长期运营能耗成本。同时,智能喷淋系统等设施减少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为医院创造了更加绿色环保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降低未来运维阶段的环保合规成本。

智能建造技术确保了医疗功能区域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安装准确,极大提升了新建住院楼的质量水平,保障了医疗服务的高效运行和患者舒适度。深基坑监测系统及塔吊防碰撞等智能安全监管手段的成功实施,大幅度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有力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升了项目的整体安全性能。

该项目作为天津市智能建造的示范工程,成功展示了建筑业现代化转型成果,其集成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树立了行业新标杆,为推动我国建筑业向技术密集型、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服务创新。

通过应用智能建造技术,本项目实现了一座集高效、安全、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化医疗建筑,为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所建设的住院楼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病患,提升城市医疗服务质量和综合承载能力,有力支持了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新基建”战略的落地实施,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住院楼)项目凭借智能建造技术的深度应用,在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本节约、效率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在社会效益层面则有力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促进了产业进步,并在提供高品质公共医疗服务的同时,积极响应了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智能建造技术的战略价值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璇.《施工企业智能建造能力评价与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24年第12期,ISSN:1007-7359,187-189[2]林炬.《基于智能建造技术的智慧工地项目实践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4年第12期,ISSN:2095-2104,103-105[3]张建弘;曹真真.《建筑工程管理中智能建造技术的创新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4年10月上,ISSN:1005-1783,164-166[4]王璐.《智能建造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四川水泥》,2024年第12期,ISSN:1007-6344,22-24[5]汪丛军;刘美霞;邹胜;邵翟;叶娟娟;王洁凝.《基于BIM的产业协同平台构建及其在智能建造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24年第22期,ISSN:1671-3915,101-104[6]杜双;孟戈.《智能建造背景下建筑工人转型制约因素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4年第32期,ISSN:1006-6012,54-59[7]李晨辉.《施工企业的智能建造场景实践与发展方向》[J].《建筑施工》,2024年第12期,ISSN:1004-1001,1150-1153+1162[8]张杰;李晓春:《数字建造重塑行业新生态 人工智能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年第12期,ISSN:2096-1405,5[9]胡春雨;孙嘉彬;朱月月;许晓锋:《绿色建造引领智能发展与材料提升》[J].《江苏建筑》,2024年第05期,ISSN:1005-6270,8-12

广告

想了解更多关于医院建设方面的内容,请在筑医台资讯公众号发送消息,我们会不定期定制化推送您感兴趣的内容。

筑医台9-11月精彩活动速览

01 9.19-21 重庆

02 10.17-18 天津

03 10.24-26 上海

04 11.1-2 广东

05 11.7-9 内蒙古·呼和浩特

06 11月 广州

……

加入医建同行社群

请备注姓名+行业

筑医台融媒体 · 传播矩阵

来源:筑医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