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团场美、职工富……十二师解锁农业发展新模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5 19:29 2

摘要:今年,五一农场冬瓜种植面积2300多亩,单瓜采收标准重量从去年的5公斤以上提高到6公斤以上。更令人欣喜的是,职工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种植销售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优瓜冬储、次瓜取籽、废料变饲料”的创新路径,实现了“一瓜三用”的多元增收模式。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在十二师田间地头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五一农场的千亩冬瓜迎来集中采收期,一个个体型饱满、排列整齐,在阳光下显得憨态可掬。工人们穿梭其间,有序地进行采摘、搬运、装车。

今年,五一农场冬瓜种植面积2300多亩,单瓜采收标准重量从去年的5公斤以上提高到6公斤以上。更令人欣喜的是,职工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种植销售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优瓜冬储、次瓜取籽、废料变饲料”的创新路径,实现了一瓜三用的多元增收模式。

在四连职工高兴财的冬瓜地里,工人们正在熟练地进行分拣。品相好、个头均匀、皮质坚硬的“一级瓜”被精心挑选出来,运往恒温保鲜库。这些优质的冬瓜将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入“休眠”状态,等待春节前后错峰上市。

“这种冬储方式能够有效延缓冬瓜成熟和腐烂过程,实现长期保存。反季销售的经济效益比现在直接上市高出不少。”高兴财今年引进了黑将军冬瓜,单瓜重量在6至15公斤之间,商品率很高。

五连职工王春德种植冬瓜已有15年。今年他种植了40余亩冬瓜,预计平均亩产10吨左右。“去年种了100多亩,主要以鲜食销售为主,销售额60多万元。今年看到冬储错峰销售的优势,我计划将全部冬瓜储存到冷库,期待冬天卖个好价钱。”王春德算了一笔账:反季销售的冬瓜价格通常能比上市期高出30%到50%,扣除储存成本,收益仍然相当可观。

而那些外观不规则、个头小或略有损伤的次品冬瓜,则被送入专业脱籽机,进行籽瓤分离。“冬瓜籽经过清洗、晾晒、烘干和筛选后,可成为优质的中药材原料,具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的功效,市场需求很稳定。”高兴财对冬瓜的附加值了如指掌,就连脱籽后的瓜瓤以及地里的瓜秧也没有被浪费,而是以低价卖给牛羊养殖户作饲料。

“这不仅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避免环境污染,还让我们多了一份收入。”高兴财笑着说。冬瓜耐储存的特性与职工们日益增强的市场意识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如今,五一农场的冬瓜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北京、天津、山东、四川等地,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效应。

从“优瓜冬储”到“次瓜取籽”,再到“废料变饲料”,五一农场的职工们用智慧和汗水,打造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多元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

与此同时,在南瓜地里另一种创新农业模式正在上演。

在五一农场五连南瓜地里,金灿灿的蜜本南瓜铺满田间,工人们有条不紊地采摘、搬运、装车。

四连职工聂玉海今年通过土地竞拍种植了210亩蜜本南瓜,从9月5日开始采收,已经收了80多吨,预计亩产2.8吨左右

“订单合同就是双保险!”聂玉海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年初,他就与昌吉市牧禾鲜品家庭农场签订了订单合同,以每公斤0.9元的价格统销所有南瓜,并提前拿到了25万元的定金。

“这笔定金为我后续种植管理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可以用于购买优质种子和化肥,以及人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大大缓解了前期投入的压力。”聂玉海说。蜜本南瓜适应力强、产量大,口感粉糯香甜,市场接受度高,堪称南瓜界的“明星”和“销量冠军”。通过订单农业模式,聂玉海不再为销售发愁,可以专心提高南瓜品质和产量。

据了解,今年昌吉市牧禾鲜品家庭农场在五一农场签订了300余亩的蜜本南瓜订单合同。

“种植户讲信用,南瓜品质也好,我们很乐意和农场的种植户长期合作下去。”昌吉市牧禾鲜品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德玉说,“采收时我们精心挑选,3公斤以上的精品瓜装车运到冷库冬储,冬季再销往全国各地。”

五一农场通过“连队职工种植+企业统一收购”的模式,不仅保障了南瓜销路和价格,也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实现了农企双赢,统一管理和销售也进一步增强了五一农场农产品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江斌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订单农业规模,拓展与更多企业的合作,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持续提升南瓜的品质和产量,帮助更多职工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订单农业的成功实践不仅体现在冬瓜和南瓜种植上,在二二二团的啤酒花产业中同样有所显现。

连日来,二二二团啤酒花种植地,2900亩啤酒花进入采收期,由新疆三宝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宝乐公司”)统一管理、采收、加工和销售。三宝乐公司生产总监王成介绍:“今年二二二团主栽品种马可波罗,鲜啤酒花亩产约1吨,可收获干花245公斤左右,亩产值达7000元。”

图片来源十二师融媒体资料库

“我们与国内知名啤酒厂商,如青岛、华润、燕京等均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不愁销路。”王成说,订单农业模式不仅解决了种植户的销售难题,还确保了他们的收入稳定。

产业兴,则乡村兴。从“一瓜三用”的智慧农业到订单农业的稳健发展,十二师正在探索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产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提升,更实现了农业发展与乡村美丽同频共振。

接下来,十二师将立足团场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职工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创新路径、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发展特色多元产业,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让特色农产品层出不穷,让订单农业给职工提供坚实保障,加快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十二师的田野上创新的种子已经播下、丰收的喜悦正在传递,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新时代的农业强、团场美、职工富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来源:天山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