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5年裕仁对着广播念那“终战诏书”时,通篇绕来绕去,连“战败”俩字都没敢说——后来日本高层更会装糊涂,一口咬定“是少壮军官瞎搞”,把侵略的锅全扣在小兵头上。可真翻当年的老档案、听那些亲历者的回忆,你就知道这谎编得有多假,能把战争烧遍大半个亚洲,哪是几个小兵
1945年裕仁对着广播念那“终战诏书”时,通篇绕来绕去,连“战败”俩字都没敢说——后来日本高层更会装糊涂,一口咬定“是少壮军官瞎搞”,把侵略的锅全扣在小兵头上。可真翻当年的老档案、听那些亲历者的回忆,你就知道这谎编得有多假,能把战争烧遍大半个亚洲,哪是几个小兵能扛起来的?
早从明治维新那会儿起,日本就把“侵略的根”扎进体制里了。1868年学西方搞改革,看着是建工厂、修铁路,背地里却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把权攥在天皇手里,白纸黑字写着“天皇神圣不可碰”,军队还直接归他管,政府想插句话都难。那会儿三井财阀就凑钱帮着建“皇军”,1894年打甲午战争,日本一年财政才8000万日元,三井牵头在全国凑了2.5亿,硬是把仗打赢了。战后从中国拿了3.6亿日元赔款,转头就赏给财阀,这下官、军、财三方都尝到“打仗能发财”的甜头,往后再想扩张,根本停不下来。
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一直说“是土肥原、石原这些参谋自己干的”,可事实哪是这样?当时日本正遭经济危机,经济总量跌了三分之一,高层早想抢东北的煤和铁,就是怕美英制裁,才让关东军的参谋当“出头鸟”。沈阳开火那天,关东军司令本庄繁装着不知道,等看见东北军没抵抗,立马下令全军往前冲;政府对外喊着“不扩大”,军队却忙着占长春、哈尔滨。等美英没吭声,日本高层直接批了建“伪满洲国”,还给土肥原、板垣升了官——这要是“擅自行动”,哪能这么顺理成章?分明是上下串通好的。
再说说那些被吹成“下克上”的事,背后全是高层的影子。1932年首相犬养毅反对加军费,一群年轻军官直接冲进他家开枪杀了他,结果呢?有人说“他们是爱国”,居然就被特赦了;1936年二二六兵变,1400个士兵杀了好几个大臣,事先“皇道派”的将领早跟他们说“这些人该杀”,可天皇一发火,只判了几个小军官死刑,背后支持的高层连屁事没有。说白了,这根本不是小兵作乱,是高层内讧,拿底下人当替罪羊。而且那会儿日军军官想升官,全靠打仗立功——尉官的工资还没大学生高,升成少佐能翻三倍,不少人盼着打仗往上爬,自然愿意当高层的“枪”。
财阀在里头也没干净的。三井、三菱这些巨头,全靠给军队造武器发大财——三菱造的零式战斗机,当年在太平洋杀了多少人?住友造的步枪,几乎每个日军士兵都用。日军占了东北,三井立马去抢煤炭铁矿;打到华北,三菱就跟着建工厂。没有财阀给的钱和物资,日军的炮都开不响,哪能把战争拖那么久?可后来这些财阀几乎没受惩罚,三井就分拆了几家公司,照样在日本商界横着走。
东京审判的时候,虽说绞了东条英机等7个甲级战犯,可真正的“大人物”全跑了。裕仁因为美国要控制日本,没被追责,还继续当天皇;甲级战犯岸信介,后来居然当了日本首相——你没看错,就是安倍晋三的外祖父!不少参与侵略的军官,战后还进了政府。这种“不清不楚的清算”,也难怪后来日本总有政客跳出来说“侵略是误会”——当年的祸首没被连根拔,历史的教训根本没刻进骨子里。
现在还有人说“日本侵略是少数人的错”,可你看看当年的体制:天皇掌着最高权力,军部推着打仗,财阀赚黑钱,连不少老百姓都被洗脑去参军。只把责任推给几个少壮军官,不仅轻看了这场侵略的残酷,更是忘了那些死在日军手里的中国人、朝鲜人、东南亚人——他们不该只被记住几个战犯的名字,更该被记住的,是让这场灾难发生的“官、军、财抱在一块儿”的罪恶体系。
要是今天还拎不清祸首到底是谁,那说不定哪天,那些被藏起来的军国主义思想,又会冒出来搞事。记住这段历史,从来不是为了恨谁,是为了守住和平,别让过去的悲剧,再重演一次。
来源:阳阳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