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柜子分成两半,用铰链连着,里面和门上钉满长钉子。执行的时候,把人塞进去,慢慢关上门,那些钉子就刺进身体各个部位,但设计得巧妙,不会一下要命,而是让受害者慢慢失血而死。
“铁处女”这个装置据说是中世纪欧洲用来拷问或处决犯人的,形状像个竖立的铁柜子,高够装下一个成年人。
柜子分成两半,用铰链连着,里面和门上钉满长钉子。执行的时候,把人塞进去,慢慢关上门,那些钉子就刺进身体各个部位,但设计得巧妙,不会一下要命,而是让受害者慢慢失血而死。
特别强调的是,它常被描述成针对女性的刑罚,尤其那些出轨或叛教的女人。
为什么叫“铁处女”?英语是Iron Maiden,Maiden意思是处女或少女,德国是Eiserne Jungfrau,翻译过来就是“铁处女”。
用途残忍到家,最有名的那个“纽伦堡铁处女”,是16世纪德国发明出来的东西,各大博物馆的复制品大多以此为蓝本。
但主体其实是木头的,只有钉子是铁的,这点跟名字有点不符。
那它的灵感从哪儿来?
得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具体是公元前3世纪的斯巴达国王纳比斯。他发明了一个叫“Apega”的装置,以他老婆阿皮娅的外形铸造的铁制机器人。纳比斯用这个东西逼富人交财产。
“Apega”外形像个穿华丽袍子的女人,高大逼真,胳膊能动,胸部和手臂内侧布满尖钉。执行时,把受害者推过去,胳膊合拢,钉子刺入身体,但避开要害,让人慢慢痛苦。
纳比斯是斯巴达最后一个国王,生于公元前235年左右,公元前207年上台,通过释放奴隶和土地改革来扩军。
很多人认为“Apega”是铁处女的原型,但不是一回事。纳比斯以残酷出名,用“Apega”榨取财富,对抗罗马和马其顿。
公元前195年,罗马将军弗拉米尼努斯打败他,逼他签和约,放弃领土和海军。公元前192年,伊托利亚联盟刺杀他,纳比斯中多刀身亡。他的政权崩了,斯巴达从此没国王。
“Apega”跟“铁处女”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开放式的拥抱装置,不是封闭棺材。它像纳比斯老婆,受害者被强迫拥抱,钉子刺入手臂、肩膀和胸部。
历史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最早的类似概念,但没证据证明它广泛使用。“铁处女”的现代形象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浪漫化中世纪黑暗面时编出来的。
那时候,欧洲人对中古时期着迷,编了不少故事来卖钱。
比方说,1793年一个德国作家约翰·菲利普·西本基斯写小说,提到一个伪币犯在1515年被铁处女处决,但那是虚构的。
后来,奥地利费斯特利茨城堡和纽伦堡的复制品流行起来,成了旅游景点。
为什么说它是针对女性的变态刑罚?参考资料常提针对出轨女性,但其实“Apega”和“铁处女”都没专针对女人。纳比斯用“Apega”对付富裕市民,不管男女,主要榨钱。
“铁处女”的传说中,常说刺穿眼睛、手脚、臀部和腹部,避免致命部位,让人几天才死。
但既然是神话,就没真实案例。有人分析,中世纪刑具多得很,效率高的如轮刑或火刑,为什么要造这么贵的铁棺?成本高,效果慢,不实用。
“铁处女”跟梨形刑具一样,是后人杜撰的。
纳比斯的“Apega”倒是有历史记载,《历史》书第13卷描述了它的运作。纳比斯会先礼貌问受害者要钱,不给就叫“Apega”“拥抱”他们,胳膊合拢,钉子刺入,逼出情报。
“铁处女”的传播,从19世纪开始。西本基斯的小说是个起点,然后博物馆展出,游客蜂拥。它成了中世纪黑暗的象征,但忽略了真实历史。
中世纪拷问多用简单工具,如拇指夹或水刑,不需要复杂装置。
“铁处女”是历史误解的典型,维多利亚时代人爱夸大中古残酷,来衬托自己文明。“铁处女”的真实性争议还在继续,有些网站列了30张照片,说它是臭名昭著的,但没提供使用证据。
相反,有不少视频多说它是假的,它的工作原理不现实,钉子位置没法精确避开要害。
“铁处女”的神话反映了人类对权力的恐惧。编撰它,是为了卖故事。现代人看它,觉得中世纪野蛮,其实自己时代也有酷刑。
参考资料:
1、惨无人道!德国纽伦堡"铁处女"究竟为何物? 搜狐网 2025-07-22
2、伯爵夫人發明「鐵處女」虐殺589名少女 過程太殘忍 三立新聞網 2022/01/09
来源:林伯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