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痒无比,来去匆匆,荨麻疹是因为免疫力低?中西医治疗方法看这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5 18:54 1

摘要:皮肤过敏的本质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的“过度防御”。身体就像一座“城堡”,免疫系统本是忠诚的“卫兵”,却错把花粉、尘螨这类“平民”当成了“敌人”。首先,当过敏原首次接触,免疫系统会产生IgE抗体,像“通缉令”一样贴在肥大细胞上,使身体进入警戒状态。接着,当过敏原

最近是不是总感觉脸上发干发紧,身上莫名其妙这里痒、那里红?一挠还起一大片蚊子包?为什么换季时荨麻疹和过敏特别高发?哪些人需要警惕如何辨别自己是哪种皮肤问题?

皮肤过敏的本质

皮肤过敏的本质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的“过度防御”。身体就像一座“城堡”,免疫系统本是忠诚的“卫兵”,却错把花粉、尘螨这类“平民”当成了“敌人”。首先,当过敏原首次接触,免疫系统会产生IgE抗体,像“通缉令”一样贴在肥大细胞上,使身体进入警戒状态。接着,当过敏原再次入侵,IgE便会“拉响警报”,触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武器”,于是引发红肿、瘙痒和皮疹。最终,这场反应会破坏皮肤屏障(如同“城墙破损”),让更多过敏原进入,同时炎症因子不断“召唤”援军,形成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的恶性循环。

为何夏秋换季皮肤病高发

秋季皮肤病高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环境因素,包括花粉、尘螨、温差与干燥:秋季风媒植物(如蒿草、葎草、豚草)花粉轻小易传播,其蛋白可激活肥大细胞,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夏末秋初温湿度(20–25℃, 湿度70%–80%)是尘螨繁殖的“黄金期”,其尸体与粪便中的蛋白酶破坏皮肤屏障,诱发Th2免疫应答;换季时温差超10℃导致皮肤血管反复收缩扩张并释放组胺,湿度骤降至40%以下使角质层水分流失、神经酰胺与丝聚蛋白减少、屏障减弱;气温下降也使皮脂分泌减少,皮肤保湿能力下降,更易干燥脱屑且抵御能力降低。

二是人体因素,中医认为夏秋换季时“燥邪伤津”,肺主皮毛功能受扰:肺津耗伤导致输布至皮肤的水分营养减少,皮肤失养而干燥脆弱、屏障下降;肺的“卫外功能”减弱,难以抵御花粉、尘螨等外邪。因此,环境致敏源增多与刺激增强,叠加人体津液耗伤与屏障减弱,共同引发皮肤过敏与荨麻疹。

哪些人易患秋季荨麻疹?

秋季荨麻疹更易青睐免疫较弱、皮肤屏障易受损的人群。从现代医学看,过敏体质及有过敏家族史者,因耐受阈值低,更易被花粉、尘螨等激活组胺释放,引发显著风团和瘙痒;长期熬夜、压力大或感冒后人群,免疫系统紊乱、“防线”漏洞百出,也更易触发荨麻疹。从中医看,肺卫不固者(易感冒、怕风、皮肤干)易被秋燥伤津,屏障“防御力”下降;气血虚弱者(如疲劳、产后)皮肤“失养”脆弱,免疫应答不足;阴虚内热者(长期熬夜)津亏内热,更易释放组胺且屏障功能降低。

除荨麻疹外,秋季常见皮肤问题还包括:

丘疹性荨麻疹;湿疹(乏脂性湿疹),因湿度骤降、皮脂分泌减少,导致干痒脱屑,老人和过度清洁者高发;特应性皮炎加重,因干燥和衣物增厚、尘螨增多致敏原侵入;颜面再发性皮炎,与花粉、紫外线及护肤品更换不当有关。

这些问题的共性是都与秋季干燥、温差大、致敏原多相关,常伴瘙痒、干燥、炎症。建议优先保湿、减少刺激,若持续不适及时就医。

中西医联手防治荨麻疹

西医治疗荨麻疹和过敏的方法包含多种。一线用药是抗组胺药物:第一代如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有嗜睡副作用,驾驶员慎用;第二代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较为常用,副作用较一代少。特殊人群需调整:孕妇选择安全性较高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中重度患者使用激素类药物控制严重炎症,仅用于抗组胺药无效时,需严格遵医嘱。外用药如炉甘石洗剂可缓解轻度瘙痒。

中医治疗秋季荨麻疹紧扣“秋季燥邪当令”与“肺主皮毛”理论,核心思路为辨证论治、内外兼顾。

中药内服方面,风热犯表证见风团色红、灼热瘙痒、遇热加剧,多因燥邪化热,方用银翘散或消风散加减;风寒束表证见风团淡红或苍白、遇寒加重,多因早晚温差风寒侵袭,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胃肠湿热证见风团反复伴腹痛恶心,方用防风通圣散或除湿胃苓汤加减;血虚风燥证见风团夜间痒甚,方用当归饮子。

中药外洗可选用具有祛风清热止痒的中药煎水外洗。常用浮萍、荆芥、地肤子等。外搽可选用炉甘石洗剂、丹皮酚软膏等。其他疗法包括针刺疗法、耳针疗法、刺络放血等。

急性发作奇痒无比时,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敷在瘙痒处,每次10-15分钟冷敷,通过物理降温快速抑制瘙痒;拍打代替抓挠避免皮肤损伤;涂抹炉甘石洗剂可收敛止痒;及时服用常备抗过敏药。

饮食护肤守护秋季皮肤健康

秋季饮食重在“温和、润燥、少刺激”,并保证充足饮水。忌口需区分急慢性,避免海鲜、牛羊肉等“发物”及辛辣食物,减少花粉接触,忌酒精以防皮肤脱水。宜多食梨、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之物,及猕猴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以增强皮肤抵抗力,还可辅以银耳雪梨汤等食疗方。简单的中药代茶饮也可帮助缓解过敏,如乌梅汤适用于遇冷过敏之慢性荨麻疹,金银花菊花茶适用于遇热过敏。

日常护肤需“减少刺激、精准修复、高效锁水”:选用含神经酰胺、角鲨烷、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产品,避开香精、防腐剂等刺激成分。洁面后“黄金3分钟”内涂抹,以高效锁水.

还要注意衣、住、行等细节。“衣”要选纯棉材质,穿宽松款式。衣物清洗用温和中性洗衣液。“住”要保持室内湿度50%-60%,勤换洗床品。“行”要花粉季减少户外活动,外出做好防风防晒,避免接触未知植物。

周涛

主任医师

专长:湿疹,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痤疮,脱发,大疱病等

出诊时间:皮肤科 周三全天 周五全天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