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大战闹得沸沸扬扬,这场风波不仅让西贝上了热搜,更像一颗投入餐饮业深水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不出意外的话,餐饮业将会迎来这5大变化,每一个都关乎你我的用餐体验,快来一探究竟。
导读: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大战闹得沸沸扬扬,这场风波不仅让西贝上了热搜,更像一颗投入餐饮业深水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不出意外的话,餐饮业将会迎来这5大变化,每一个都关乎你我的用餐体验,快来一探究竟。
#西贝回应被罗永浩吐槽是预制菜##罗永浩吐槽西贝用预制菜你怎么看#
最近,罗永浩和西贝因为“预制菜”这事儿,在网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罗永浩质疑西贝用预制菜却没告知消费者,西贝则坚称自己没有预制菜。这一来二去,把“预制菜”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也让西贝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据报道,西贝多家门店客流量大幅下降,外卖订单量甚至惨遭腰斩。这场风波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当下餐饮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预示着餐饮业即将迎来一系列重大变化。
以前,预制菜的概念就像一团乱麻,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底什么是预制菜?哪些算,哪些不算?一直没有个明确的说法。这就导致了一些不良商家钻空子,打着现做现炒的幌子,实际上用的是预制菜,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不过,现在情况要变了。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预制菜终于要有统一的“身份证”了。以后,餐饮门店是否使用预制菜、如何使用预制菜,都将被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消费者去餐厅吃饭,一眼就能看清这道菜是现做的还是预制的,再也不用担心被商家忽悠了。
就拿西贝来说,这次风波之后,它也做出了调整。致歉信中承诺,将部分菜品的制作工艺从中央厨房前置加工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还把大豆油换成了非转基因的。这一系列举动,其实就是在向新的预制菜标准靠拢。可以预见,未来所有餐饮企业都得按照这个标准来,预制菜的使用将更加规范透明。
在这次风波中,很多消费者对餐厅后厨的情况产生了怀疑。毕竟,谁也不想花高价吃到的却是复热后的预制菜。为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餐厅的“透明化”改造势在必行。
现在,已经有不少餐厅开始行动了。西贝在全国370家门店全面开放厨房,允许顾客参观制作流程。还有一些餐厅,直接在后厨安装了摄像头,把后厨的情况实时投放到餐厅的大屏幕上,让顾客吃得明明白白。这种“明厨亮灶”的做法,不仅能增强消费者对餐厅的信任,还能提升餐厅的品牌形象。
而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明确要求推广餐饮环节预制菜明示制度。江苏省更是率先出台了团体标准,强制标注主料净含量、加工企业名称等信息。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未来“明厨亮灶”很可能会成为餐饮行业的标配。消费者去餐厅吃饭,就像看一场现场直播,后厨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自然吃得更加放心。
预制菜的普及,其实是餐饮业效率革命的体现。通过中央厨房的集中加工,餐厅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出餐效率。但是,消费者对于“锅气”的追求又是实实在在的。谁不希望吃到的菜是刚出锅、热气腾腾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餐饮业将兴起分层供应模式。对于外卖、团餐等对效率要求较高的场景,预制菜将成为主导。比如一些快餐品牌,通过预制菜可以实现快速出餐,满足上班族的时间需求。而对于高端餐饮和注重体验的餐厅,则会采用“预制菜+现炒”的组合模式。像一些招牌菜,会保留现做的口感,而一些基础菜品则可以使用预制菜来保证出餐速度。
以高端酒店为例,现在已经有62%的一线城市酒店采用了预制菜。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依赖预制菜,而是通过即烹型佛跳墙、AI机器人烹饪等技术创新,既保证了效率,又保留了“仪式感”。这种分层供应模式,既能满足消费者对效率的需求,又能满足他们对口感和体验的追求,未来有望在餐饮业得到广泛推广。
随着餐饮行业连锁化率的不断提升,上游供应链的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以前,上游农牧企业和基础调味料企业主要依赖大市场渠道,通过各级批发商、农贸市场以及超市,将原材料供应给餐饮企业。这种模式虽然稳定,但在效率和质量把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大连锁品牌的涌现,让上游企业看到了新的商机。这些品牌的采购量大、要求高,并且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上游企业不得不进行渠道转型,构建面向连锁/餐饮工业企业的销售渠道。
比如,一些农牧企业开始与大型餐饮连锁品牌建立直接合作关系,根据品牌的需求定制生产原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还能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供应链在餐饮创新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餐饮品牌主要负责服务和营销创新,而产品创新则更多地依赖于供应链企业。他们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获取丰富的食材资讯、市场数据和消费者洞察,为餐饮品牌提供更具创新性的产品。
这次“预制菜”风波,让很多消费者对餐饮品牌产生了信任危机。以前,大家可能更看重品牌的知名度和口碑,但现在,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了。他们不再盲目相信大品牌,而是更加关注品牌的实际价值和产品的真实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餐饮品牌要想重建消费者的信任,就必须从自身做起。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回应消费者的关切和疑问。
比如,西贝在这次风波之后,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向消费者公开致歉。同时,还承诺将及时向广大顾客发布最新的调改情况,诚邀广大顾客持续监督。这种积极的态度,有助于重建消费者对西贝的信任。未来,品牌口碑将成为餐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西贝“预制菜”风波虽然给餐饮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也为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契机。预制菜标准的全面落地、明厨亮灶的普及、分层供应模式的兴起、供应链的专业化升级以及消费者信任的重建,这5大变化将深刻影响餐饮业的未来发展。
作为消费者,我们期待着餐饮业能够变得更加规范、透明和优质,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加安全、美味和放心的用餐体验。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看看餐饮业在这些变化中会焕发出怎样的新活力!
来源:农村代言人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