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长江奇迹号”游轮的汽笛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悠长鸣响,来自中国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创新”)和参股公司的同事们终于跨越屏幕的隔阂,在奔腾的万里长江上完成了一场期待已久的线下相聚。
当“长江奇迹号”游轮的汽笛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悠长鸣响,来自中国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创新”)和参股公司的同事们终于跨越屏幕的隔阂,在奔腾的万里长江上完成了一场期待已久的线下相聚。
这场为期五天四晚的团建活动,不仅让大家饱览了三峡的雄奇风光,更在山水之间织就了一张跨越地域的情感纽带,为团队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初见:从屏幕头像到真实笑脸
“原来你就是‘天生丽质、玉树临风’的赵总啊!”
“Nicole果真很可爱、热心,跟视频里听声音感觉到的一样!”
“哈哈!‘泰斗’果然不是白叫的,泰斗的体魄比视频里看到的还健壮!”……
登船后第一个早晨,在餐厅里,这样的感叹和欢乐的笑声此起彼伏。
来自香港、北京、上海、和深圳办公室的同事们,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在线下见面。过去几年里,他们曾在无数个深夜通过邮件共同修改过方案和文稿,在线上讨论中为一个问题争得热火朝天,在每周的视频培训中共勉学习,但却始终隔着屏幕后千山万水的距离。
此刻,来自两岸四地的同事们相聚在一起,却完全没有隔阂、没有陌生感。这种瞬间熟悉的“惊喜”,成了活动初期最动人的旋律。当抽象的‘远程同事’变成具象的‘并肩朋友’,团队的化学反应正在悄然改变。
良好的开局,预示着欢乐将一路播撒在长江上。
同行:在山水间读懂协作的深意
当游轮航行在长江三峡中,已经完全互相熟悉了的各地同事们经常聚在甲板上,看两岸的山峰如刀削斧劈般直插云霄,听江风裹挟着历史的回响穿峡而过、一起交流、沟通。
“以前在课本上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还没有切身体会,今天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身临其境”。来自上海的小徐举着手机拍个不停,镜头里的山水与身边的同事们自然同框。
这种“共同见证”的体验,在整个行程中不断深化。
在三峡工程博物馆,当讲解员说到“百万移民为三峡工程让路”的故事时,有香港同事感慨:“这么宏大的工程,背后是无数人的协作与牺牲”。北京同事接着说:“是啊,我们工作也是如此,每个同事的工作、每个项目的各个环节也都要顺畅配合,都需要有人主动补位、需要我们努力付出”。一次偶然的对话,让“协作”从工作用语变成了可触摸的感悟。
而在三峡之巅上,陡峭的石阶蜿蜒直入云端,俯瞰脚下奔腾的长江如一条银色的丝带穿梭在群山之间,那种壮阔的景象让大家瞬间忘却了攀登的疲惫。同事们平时较少有这样的登山经历,每个人都兴奋地感受着大自然的奇伟。
“原来站得高真的能看得更远!”深圳一位同事不禁感叹。香港同事接过话茬:“对啊,我们做任何工作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往上‘攀登’,才能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到全局,避免局限在眼前的困境里”。
这番话让在场的同事们纷纷点头。在三峡之巅的清风中,大家对团队协作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就像这登山之路,只有相互扶持、步调一致,才能共同抵达顶峰,欣赏到最美的风景。
深耕:移动康养讨论碰撞出创新火花
当大家还沉浸在三峡风光的震撼中时,一场关于“移动康养”创新模式的业务探讨已在游轮多功能娱乐厅悄然拉开帷幕。
本次“移动康养”创新模式的业务探讨,是由兰杉校友汇校友经济发展服务平台牵头,中国创新参与举办。本次研讨会特邀国内外专家分享健康管理之道,共同探讨如何深化“大健康+大消费”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创新作为一家专注于中长期投资的上市公司,一直关注并扶持“大健康+大消费”产业的发展。中国创新主席向总的致辞点燃全场——重磅发布了创新的免费经济模式,向与会者传递出免费经济模式的无限可能。
中国创新的同事们在团建活动期间,共同参加本次研讨会,同事们进一步开拓了视野、也更加加深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回望:长江见证的不止风景,更是同心
当“长江奇迹号”驶入终点站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场轻柔的小雨正淅淅沥沥地洒落,将清晨的码头晕染成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船舱里、船舷边,同事们互道珍重、温情道别。虽略带旅途的倦意,但眼神里却多了份熟稔与默契。有的互相撑一下雨伞,有的帮身边的同事提一下行李,动作自然得仿佛已是多年老友。
这场始于屏幕两端的相聚,终于在长江的见证下完成了情感的闭环。
长江之所以能奔流入海,是因为千万条支流的汇聚;中国创新之所以能不断前行,是因为每个同事的同心、同向。三峡之行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团队力量,从来不是冰冷的考核数字,而是当我们想起彼此的笑脸时,心中涌起的那份一起走下去的信念。
长江依旧东流,而中国创新的故事,已在这场山水之约中,写下了更温暖的新篇章。
来源:观察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