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场拍阅兵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6 00:09 1

摘要: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作为摄影记者,能在现场采访并见证历史时刻,我感到无比光荣、责任重大,但内心也因为拍摄点位不理想感到无比焦虑。

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作为摄影记者,能在现场采访并见证历史时刻,我感到无比光荣、责任重大,但内心也因为拍摄点位不理想感到无比焦虑。

当礼炮响起,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基座走下,阔步走向国旗区。在人群中的我几乎什么都看不到,只能通过现场大屏幕直播观察状况,随时准备拍摄。配备长焦镜头的照相机重约5公斤,在那一刻重得出奇,如一座大山压得手臂颤抖不已。我调好光圈与快门速度,屏住呼吸,边默念“稳住”边半按快门,在人群中寻找合适的角度,等待升国旗仪式的决定性瞬间:旗手扬起国旗,我果断按下快门。

那一刻,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自我怀疑也随之烟消云散。在随后的分列式中,我不时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不同视角、不同效果的画面,虽然难免手忙脚乱,但当拍到自己满意的瞬间,便会更加兴奋、投入。我想,虽然我拍的图片达不到全方位、无死角,但那都是我忠于职责、尽最大努力认真记录的历史时刻。

抗日战争时期,一大批仁人志士、新闻从业者舍生忘死,拍下了一批反映抗战的新闻图片,在号召全民族抗战、凝聚民族精神、记录历史真相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战地摄影记者沙飞1937年至1938年间在河北涞源浮图峪长城拍摄的系列摄影作品《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通过八路军与古长城相结合的视觉构图,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与必胜信念,成为抗战宣传的经典画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在宁夏同心县豫旺堡拍摄的经典图片《抗战之声》,召唤无数热血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后来成为大众熟知的抗战意象,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的信息;《抗战画刊》《联合画报》等刊物通过真实照片控诉日军暴行,激起民众“退无可退,唯有死战”的决心……

此刻,受阅部队威武雄壮的阵容、一往无前的坚毅表情,与老照片中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融为一体;老照片中抵抗日寇的落后武器,如今已发展成砥定乾坤的和平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与祖国的发展壮大同频共振,唯有用心用情捕捉时代脉搏,用镜头记录历史进程,不负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大会结束后,我第一时间整理发稿图片,迫不及待地与同事分享。同事说:“可惜没人给你拍张工作照呀。”我说:“没关系,我在现场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我的工作照。”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