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何以“高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02:25 1

摘要:在二师二十二团一片色素辣椒田里,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近年来,兵团加快推广无人机智慧化、精准化农林作业,加大力度应用北斗导航、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焦栋栋 摄

在二师二十二团一片色素辣椒田里,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近年来,兵团加快推广无人机智慧化、精准化农林作业,加大力度应用北斗导航、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焦栋栋 摄

在新疆凯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教育培训中心,工作人员调试无人机(摄于9月8日)。新疆凯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十二师建成全疆首家、兵团唯一拥有“中国民航CAAC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与“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双资质的航空器考场。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通讯员 王兵 摄

在八师石河子市新疆天山雄鹰航空科普研学基地,学生们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体验低空飞行。新疆天山雄鹰通用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民用航空器飞行员培训及农林草原飞防飞播作业业务,近年来不断拓展低空游览、运动执照培训、青少年航空科普研学、无人机试飞等应用场景,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助力。 陈旭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琼

日前,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客商签订了76套鸿雁(HY100)大型无人机系统采购协议及运营服务协议,订单总额超过10亿元,标志着中国民用大型无人机在海外市场实现“零的突破”。

“此次签订海外订单,迈出了中国低空产业从技术自研到市场全球化、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的关键一步。”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仲志勇表示,随着国内外低空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无人机技术迭代升级,中国民用大型无人机有望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推动低空经济成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一年多来,兵团依托区位、空域、应用场景等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政策端、产业端同频共振,通航装备制造产业链不断完善,物流运输、农业生产、应急救援、文旅体验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发展低空经济的新赛道日渐开阔。

抢先机竞逐新赛道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以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为核心,依托先进的航空、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为载体,引领交通、物流、巡检、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等多领域、多产业的变革。

依托地域辽阔、空域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良等资源优势,兵团锚定“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目标,着眼于向“低空”寻求发展,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技术研发等方式,着力打造“立足兵团、辐射全疆、联通中亚”的低空经济圈。

兵团坚持低空经济发展“一盘棋”思维,聚焦聚力顶层设计,高位布局低空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并加速落地。

——积极编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挖掘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资源发展潜力,依托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一带一路”核心区优势,构建“五大产业+六大基地+七大场景”的通用航空产业格局;

——出台《关于统一管理运营兵团辖区通用机场的方案》,由通用航空产业链“链主企业”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对10座通用机场、53个直升机起降点实施统一运营,推动资源从“零散分布”向“规模集群”转变;

——推进编制《兵团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完善通航基础设施、促进国产通航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化通航运营服务、拓展航空货运市场、丰富通航运营场景、提升空管保障效率、强化要素保障等多维度发力,为兵团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政策动能。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推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截至目前,兵团已建成3座民用运输机场、10座通用机场及53个直升机起降点,成功培育7家通航及制造企业,初步构建起以有人无人运营为主导、研发制造为协同、综合服务为支撑的通用航空发展生态体系。

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与多元的场景应用,兵团低空经济发展水平持续稳居西北地区前列。

加速铺展产业链

9月1日,走进位于石河子市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记者看到,在装配平台上,技术工人正在进行鸿雁(HY100)大型无人机机身部件对接和调试。

这一国内首条大型无人机生产线,自2023年落地八师石河子市后便全速推进建设,今年年初顺利实现首批“兵团造”鸿雁(HY100)大型无人机量产交付。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标志着兵团在航空制造领域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填补了我国大型无人机规模化量产的行业空白。

“今年该机型销量将突破20架,待所有生产线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50架的产能。”仲志勇说。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石河子市把握机遇,建立健全航空产业鼓励机制,精准对接通航产业。目前,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已入驻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冰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产业集群日渐成型,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为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筑牢了根基。

“为全力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已构建起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八师石河子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炎坤向记者介绍,石河子市先后出台《物流枢纽经济区发展规划》《航空产业发展规划》《通用航空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专项文件,从规划引导、产业扶持到招商激励,为通航产业发展指引清晰路径、提供坚实保障。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石河子大学主动布局通航领域人才培养,开设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等特色专业,并联合新疆西北航空职业技术学校构建“专本衔接”的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既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也输送实操型技能人才,为兵团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根基。

与此同时,兵团各师市积极在低空经济赛道上主动作为。今年,十二师启动实施“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共建计划”“十二师・低空经济产业引导基金项目”,打好政策扶持、技术共享、场景开放“组合拳”,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新疆凯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十二师建成全疆首家、兵团唯一具有“中国民航CAAC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与“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双资质的航空器考场。

“当前,兵团正立足更宏观视野统筹布局低空产业,围绕航空教育研学、国产民机试飞、航空物流、航空运输联动、飞机拆解回收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通过大力培育、精准引进龙头企业,推动低空制造、运营、服务全链条深度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具有鲜明兵团特色的低空产业集群。”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范雄斌表示。

不断“上新”应用场景

8月29日,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大型无人机“飞行秀”在石河子花园机场精彩上演,大型无人机双机协同编队、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实操、航空应急医疗救护模拟等演示环节依次亮相,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低空经济在物流、农业、应急、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

其中,航空医疗救护飞行演示格外引人关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专业救护团队、机组团队密切配合,现场演示了航空医疗救护“空中生命线”的实战流程。

针对新疆地域广阔、地面应急救援耗时长、偏远地区医疗响应难的现实痛点,兵团今年组建两支航空医疗救护专属机队,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20余名病患的紧急转运与医疗救护任务,让“空中急救”成为守护偏远地区职工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防线。

低空转运直升机直抵边境师市、偏远团场,为危重症患者开辟“空中生命通道”,大幅压缩了急救响应时间;无人机掠过万亩农田,化身“新农具”精准进行病虫害防治等作业,让农业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升;直升机观光航线串联红色景点与大漠风光,成为游客体验兵团风情的“新时尚”……近年来,兵团各师市的天空越来越“繁忙”,低空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低空经济发展要跃上新台阶,规模化应用无疑是“牛鼻子”。近年来,兵团加速从“空中飞”到“落地用”,积极拓展低空经济在生产生活中的广阔应用场景,将低空产业加速向通航制造、农林植保、应急救援、货运物流等领域延伸,“低空+”的产业融合效应持续释放。

作为典型的新兴产业,低空经济还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目前,兵团低空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基础扎实、应用场景广泛、发展潜力充沛,但也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制造业支撑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指出,新疆及兵团空域资源保障充足、低空应用场景丰富,农林植保、航空物流、低空文旅等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下一步,要主动顺应低空装备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趋势,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加快通用航空安全运行与智慧监管系统落地应用,推动低空运行向智能网联模式转型,助力低空装备产品形态、产业体系及运行模式升级迭代。

同时,兵团还要充分发挥新疆战略区位优势,支持大型货运无人机、农林植保机等成熟优势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在技术、产业、标准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着力打造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低空装备产业集聚高地。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