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86版《西游记》里的唐僧,因"五块钱离开剧组"的传闻被议论了几十年,却又因对妻子的专一,成了娱乐圈里少见的"清流"。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里写过:"世界是一座舞台,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
这话用来形容徐少华的人生,倒是格外贴切。
这位86版《西游记》里的唐僧,因"五块钱离开剧组"的传闻被议论了几十年,却又因对妻子的专一,成了娱乐圈里少见的"清流"。
如今他怎么样了?咱们慢慢聊。
徐少华1958年生在青岛,打小就爱琢磨演戏。
爸妈是普通工人,可架不住孩子喜欢,愣是掏空家底支持他。
8岁时他演《白毛女》里的角色,眼神里全是戏,台下观众直拍手;上初中进了话剧队,老师一眼就看出这孩子是块料,成了学校文艺活动的"台柱子"。
1976年,他考上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学表演,在这里遇见了杨琨。
俩人手都不好意思牵的时候,只是见面点点头,可七年下来,从排练室的搭档变成心照不宣的恋人,1983年一毕业就结了婚。
也是这年,他被《西游记》剧组挑中了。
刚进组时,徐少华本来要演白龙马——你没听错,就是那匹驮着唐僧的马。
可杨洁导演看过他之前演的《精变》,又瞅着这小伙子白白净净,眉眼温和,就说:"你来试试唐僧?"
这一试,导演眼睛都亮了。
徐少华往那儿一站,举手投足带着股书卷气,笑起来慈眉善目的,活脱脱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唐三藏。
后来电视剧一播,全国观众都记住了这个斯文秀气的唐僧,走在街上都有人喊他"御弟哥哥"。
可演到第九集,徐少华突然要走。
外界传得最凶的,是说他因为"五块钱"闹别扭。
这事后来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在采访里说过:那时候剧组是真穷,演员工资普遍就几十块。
孙悟空要吊威亚翻跟头,猪八戒戴的道具猪鼻子闷得喘不上气,这俩人每月比唐僧多5块钱,算是"辛苦补贴"。
徐少华觉得自己演女儿国那段戏,情感戏重,拍得也累,就跟导演提能不能找平,结果被杨洁拒绝了——不是抠门,是剧组经费实在卡得死,一碗水端不平怕其他人有意见。
但离开的真正原因,其实更复杂。
那会儿徐少华收到了山东艺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想边拍戏边上学。
可《西游记》拍起来没日没夜,今天在张家界的山里,明天去云南的溶洞,根本没法兼顾学业。
一边是刚有起色的角色,一边是盼了多年的深造机会,再加上片酬那点小疙瘩,他最后咬咬牙,还是离开了剧组。
戏里唐僧在女儿国动了凡心,戏外观众也跟着操心——饰演女儿国国王的朱琳,眼波流转间全是情意,好多人都觉得他俩"假戏真做"。
甚至有传言说,朱琳为了徐少华一直没结婚。
但这事俩人后来都澄清过:朱琳说"我们就是好朋友,他有家庭,我怎么可能乱来";徐少华也笑着说:"朱琳是优秀的演员,但我心里只有杨琨。"
他跟杨琨的感情,确实没让人失望。
从艺校的青涩恋人到几十年的夫妻,杨琨后来转做导演,成了国家一级导演,舞台剧拿过不少奖,背后总少不了徐少华的支持。
有次采访,杨琨说:"他拍戏再忙,每天都给我打个电话,说今天吃了啥,遇着啥好玩的。"
在离婚像换衣服一样的娱乐圈,这份踏实劲儿,比任何绯闻都动人。
离开《西游记》后,徐少华没闲着。
演《三国演义》里的张辽,观众说"这哪是唐僧,眼神里全是武将的狠劲";再演《唐玄奘》,因为有过经验,把取经路上的执着和挣扎演得更透彻,有老观众说:"还是他演的唐僧有那股子真劲儿。"
后来他还常去乡下做公益,给留守儿童送书本,跟着救援队去灾区搭帐篷,有人拍着他肩膀说:"你这哪像明星,跟咱邻居似的。"
现在的徐少华,偶尔穿件袈裟参加怀旧节目,台下观众一喊"唐僧",他还会像当年那样拱手笑一笑。
有人还揪着"五块钱"的事问他,他也不恼,慢悠悠地说:"那时候年轻,想法简单,换现在可能就忍了。
但不后悔,上学让我后来能更懂角色。
"他还爱跟观众唠拍戏时的趣事:"孙悟空的金箍棒是铁做的,有次打在我背上,疼得我直咧嘴,还得装作没事人似的念紧箍咒。"
回头看徐少华的人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传奇,却像杯温茶,慢慢品才有味道。
他没因为走红就飘,没因为诱惑就变,踏踏实实地演戏,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你说,在那个处处是机会也处处是诱惑的圈子里,能守住自己的节奏,是不是比当"顶流"更难得?如果是你,当年会像他那样选择离开剧组吗?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