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汤先生神色匆匆来到民生银行揭阳分行营业厅,称自己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收到了一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文件”,文件称其银行卡异常,贷款被紧急冻结,需要缴纳10000元“认证解冻资金”,否则将面临一系列严重后果,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提醒,我差点就被骗了!”市民汤先生对民生银行揭阳分行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近日,汤先生神色匆匆来到民生银行揭阳分行营业厅,称自己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收到了一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文件”,文件称其银行卡异常,贷款被紧急冻结,需要缴纳10000元“认证解冻资金”,否则将面临一系列严重后果,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银行工作人员在了解到汤先生的诉求后,立即警觉起来,通过核查“文件”,发现该文件存在诸多疑点:
一是文件格式不规范、落款单位名称书写错误、文号不符合官方格式;
二是文件内容表述口语化、逻辑混乱,与正规的公文风格不符;
三是文件中提及的所谓“认证解冻资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意识到汤先生可能遭遇诈骗,银行工作人员随即向汤先生解释,这是典型的仿冒监管部门实施的诈骗手段,目的就是骗取钱财。
同时,银行工作人员还向汤先生普及了金融诈骗的常见形式和防范要点,提醒他在涉及资金往来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切勿轻易相信陌生信息和要求转账的指令。
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下,汤先生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陷入骗局,打消了按照所谓“文件”要求操作的念头,成功避免了财产损失,并表示今后将提高警惕,不再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
近年来,随着金融诈骗手段的不断升级,不法分子利用伪造官方文件、冒充监管机构等方式实施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反诈意识和防诈手段,民生银行揭阳分行持续开展“反诈宣传进网点、进社区、进企业”的系列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播放警示视频、发放宣传手册、开展专题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金融安全知识,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民生银行揭阳分行再次提醒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务必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做到“三不”: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在面对涉及资金、账户变动等重要事项时,务必保持冷静,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切勿轻信陌生来电、短信或文件。如遇可疑情况,应及时向银行或公安机关求助,避免财产损失。
采编: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粤东站
通讯员:吴少娜
供稿:民生银行揭阳分行魏凯莉
来源:广东发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