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 NAS的快乐与忧愁

摘要:对于 DIY NAS 来说,其硬件成本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灵活性极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进行调整。如果预算有限,完全可以利用家中闲置的硬件,比如旧电脑、淘汰下来的硬盘等进行搭建。举个例子,将闲置的电脑主机配上一块大容量硬盘,简单设置后就能摇身一变

对于 DIY NAS 来说,其硬件成本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灵活性极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进行调整。如果预算有限,完全可以利用家中闲置的硬件,比如旧电脑、淘汰下来的硬盘等进行搭建。举个例子,将闲置的电脑主机配上一块大容量硬盘,简单设置后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一台可用的 NAS 设备,这样一来基本没什么额外成本支出。而要是对性能或者存储容量有更高要求,也可以去市场上选购合适的硬件组件,像专门的 NAS 机箱、高性能的 CPU、大容量的内存以及多块大容量硬盘等,自行组装出一台配置强大的 NAS,从几百元到数千元的成本范围都可以把控,满足不同用户在成本方面的差异化需求。

DIY NAS 在设置方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它的设备大多使用基于 Web 的简单界面。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具备专业运维人员那样的命令行技能就能完成相关设置,操作过程有点类似于配置路由器一样方便快捷。并且,现在主流的 NAS 相关品牌还会提供对应的移动 APP,使用体验与我们熟悉的传统云存储提供商非常接近。例如,我们在初次搭建好 NAS 设备后,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对应的 IP 地址进入管理界面,按照简单的引导提示一步步操作,就能完成诸如存储设置、用户权限分配等基础配置,然后利用手机端的 APP,不管是在家里的局域网内,还是外出通过远程访问,都可以轻松地对 NAS 中的文件进行管理和操作。

随着我们使用过程中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存储容量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相较于越来越贵的公有云网盘,按容量收费且价格不菲,DIY NAS 在扩展存储空间这方面就显得格外灵活。我们可以自行购买硬盘装入 NAS 设备中,它能实现容量的灵活增加,从几百 GB 到 22TB 不等,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决定添加多大容量的硬盘。而且,如果觉得当前硬盘的容量不够用了,还可以通过更换硬盘来扩容,无需像一些成品设备那样升级整个系统,这样的方式使得用户在存储方面更具自主性,不用担心存储空间不够而频繁删除文件或者花费高额费用去购买更多的云盘容量。

DIY NAS 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软件功能定制。通过使用开源软件,比如 OpenMediaVault 等,或者自行开发软件,能够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定制 NAS 的功能。例如,如果你希望 NAS 具备更强大的文件同步功能,以便在不同设备间快速同步数据,就可以通过相关软件进行设置和优化;要是你想把 NAS 打造成一个家庭多媒体中心,用来存放和播放各种视频、音频文件,也可以安装相应的多媒体服务器软件来实现这一功能,满足个性化的使用需求,这是很多成品 NAS 难以做到的,因为它们的软件功能往往相对固定,无法进行深度的个性化定制。

对于想要尝试 DIY NAS 的朋友来说,首先面临的就是硬件搭配方面的难题。构建一台 DIY NAS 可不是简单地把各种硬件拼凑在一起就行,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我们得购买机箱、主板、内存、硬盘等多种硬件,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比如在选择主板时,要依据机箱的规格来确定合适的主板尺寸,像 ITX 主板能适配小巧的机箱,打造体积较小的 NAS,但它的 SATA 接口往往比较少,扩展性受限;而 MATX 主板虽然扩展性强,有较多的 SATA 接口和 PCI-E 扩展插槽,可体积相对较大。同时,还得考虑主板所支持的硬盘接口数量以及类型,要是后续想增加硬盘扩容,接口不够就麻烦了。

另外,不同的 CPU 对内存的兼容性也有差异,而且硬盘的选择也很关键,是选普通硬盘、NAS 专用硬盘还是企业级硬盘,都得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权衡。对于那些硬件知识相对欠缺的用户而言,要从众多的硬件产品中选择合适的进行搭配,确实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

DIY NAS 在稳定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隐患。举个例子,有些朋友为了图便宜,采用路由器 USB 挂移动硬盘的方式来搭建简易的 NAS,然而这种方式下,硬盘很容易因为长时间的不稳定挂载、供电不足或者意外断电等情况而受到损伤,并且 USB 接口本身挂载就不太稳定,时不时可能出现掉线、数据传输中断等问题。还有一些入门级的瘦客户机被用来做 NAS,这类设备的 CPU 性能通常较差,在处理多任务、高负载的数据读写时,很容易出现卡顿,进而影响整个 NAS 系统的稳定运行。像在进行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大文件的上传下载等操作时,就可能出现响应缓慢甚至死机的状况,无法像专业的成品 NAS 那样稳定可靠地持续工作。

安装和配置 NAS 的过程是有一定技术门槛的,需要具备不少相关的技术知识。首先,要选择一款合适的 NAS 操作系统,市面上有诸如 TrueNAS、OpenMediaVault 等多种选择,它们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对于新手来说,判断哪一款更适合自己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在安装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 BIOS 不完善导致开机故障,这时候就需要进入 BIOS 界面进行相关设置和调试;主板供电不足可能引发硬件工作异常,需要检查电源功率以及供电线路是否正常;还有网络设置方面,要配置好局域网内的 IP 分配、共享权限等,要是想实现远程访问,还得进行更为复杂的网络穿透、域名解析等操作。这些对于没有技术基础的新手来说,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 “拦路虎”,使得整个 DIY NAS 的搭建过程困难重重。

不同的 DIY NAS 方案,其功耗情况差异较大,这也可能成为困扰用户的一个因素。就拿 X86 架构的桌面盒子方案来说,它的功耗相对比较大,待机功率至少在 20W 以上,如果长时间运行,电费成本可不容小觑。特别是对于一些追求低能耗、希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尽量少耗电的用户而言,这样的功耗表现就不太友好了。相比之下,虽然有些低功耗的方案可供选择,比如采用 J 系列平台等,但它们又往往在性能上有所牺牲,无法满足有较高性能需求的使用场景。所以在选择 DIY NAS 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和功耗之间的平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能接受相应的功耗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电费支出等问题。

部分 NAS 机箱的体积较大,这在空间利用上是个不容忽视的缺点。例如银欣 CS380 机箱这种 8 盘位的中塔机箱,它有着诸多优点,比如可以容纳较多的硬盘,扩展性强,散热性能也相对较好等,但它比较占地方,放置起来需要较大的空间。如果用户的居住环境或者办公空间有限,那么这样一个体积较大的 NAS 机箱就可能成为一个 “累赘”,需要在存储需求和空间占用之间进行权衡。要是没有合适的空间摆放,即便搭建好了性能优良的 NAS,也会给日常使用带来不便。

有些 DIY NAS 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进而影响使用体验。比如蜜獾超存侧透铝制机箱,它的盘位配置等方面可能比较符合一些用户的需求,外观也较为美观。然而,当它运行起来时,内部硬盘转动、散热风扇运转等都会产生噪音。要是将其放置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像卧室、书房等,这些噪音就可能会干扰到使用者,让人觉得烦躁不安,尤其是在需要安静专注工作或者休息的时候,噪音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了。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