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村里那些戴着红袖章、走街串巷忙活的村干部,到底是咋当上的?是村里谁都能干,还是真有啥“硬门槛”?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村两委,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这话可不是瞎掰,背后有政策、有程序,更有老百姓雪亮的眼睛盯着。
你有没有想过,村里那些戴着红袖章、走街串巷忙活的村干部,到底是咋当上的?是村里谁都能干,还是真有啥“硬门槛”?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村两委,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这话可不是瞎掰,背后有政策、有程序,更有老百姓雪亮的眼睛盯着。
先说个真事儿。去年我们隔壁村选村委,老张觉得自己在村里人缘好,张罗着要竞选。结果呢?第一轮资格审查就被刷下来了!为啥?镇上查出来他三年前有个酒驾记录,直接判定“不符合候选人条件”。老张当时就懵了:“这点小事儿也算?” 规矩就是规矩,村两委是给老百姓办事的,不是过家家的。 这话听着扎心,但理儿不糙。
那到底啥样的人能进村两委?国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写得明明白白:得年满18岁、有选举权、没被剥夺政治权利,还得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办事公道。更关键的是,现在各地都搞“候选人资格联审”,公安、纪检、法院多个部门联手把关,但凡有点“污点”——比如欠钱不还的老赖、受过刑事处罚的、甚至违反村规民约屡教不改的,统统一票否决。想当村干部?先问问自己屁股干不干净! 这话糙理不糙,老百姓选的是“带头人”,不是“麻烦精”。
再说个细节。现在选村两委,可不是往投票箱里塞个纸条就完事。从提名候选人到公示,再到正式选举,全程有村民代表监督,还得录像存档。我们村去年选支书,镇上派了专人盯着,选票一张张数,大喇叭当场唱票,连谁弃权都念得清清楚楚。阳光底下选出来的干部,腰杆才挺得直,老百姓才信得过! 要是还想着靠拉关系、请吃饭就能上位,趁早歇了吧——现在村民的眼睛比监控还亮!
有人可能要说了:“这么严,谁还愿意干?”嘿,你还真别说,门槛高了,想干事的人反而更多了。我们村新上任的村委委员小李,30岁出头,大学生返乡,带着村民搞电商卖苹果,一年多给村集体增收了20多万。人家凭啥当选?就凭三条:一是干净,没任何不良记录;二是能干,有文化有思路;三是热心,谁家有事都搭把手。村干部不是官,是给全村老小当“服务员”的,没点真本事和奉献精神,趁早别凑这个热闹!
说到这儿,想问问大家:你们村的村干部是咋选上的?你觉得当村干部最重要的品质是啥?评论区聊聊,让咱也看看各地都是啥情况!记住,村两委的门,永远为那些心里装着老百姓、手上没脏活儿的人敞开着! 下次再听说谁想“混”进村两委,你就把这篇文章甩给他——规矩,可不是摆设
来源:儒雅豆花FDJ